平板型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板型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PMLSM)作为现代直驱直线伺服电机的典型,其具有推力密度大、定位精度高、响应灵敏、加速度快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然而,PMLSM推力波动大严重影响了电机伺服系统的性能,因此如何有效抑制PMLSM的推力波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电机本体的角度出发,对PMLSM进行优化设计,抑制推力波动,提高平均推力,改善推力特性。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PMLSM的结构变量或特殊结构对平均推力和推力波动的影响。经有限元参数化分析,初级铁芯长度对推力波动的变化影响很大,最大可相差155N。对于弧形辅助极的PMLSM,弧形辅助极的位置、高度、弧形半径和弧度中位置对推力波动的影响最大,弧形半径次之,优化后可使平均推力保持不变,推力波动减小66.4%。两段初级的PMLSM,初级相位相差半个极距且绕组相序重排后,不影响输出平均推力的同时推力波动中的二次谐波得到有效消除。此外,PMLSM端部为半填槽,合理的不等槽口宽度设计以及磁极尺寸优化可改善PMLSM的推力特性。
  其次,对弧形辅助极PMLSM的结构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Taguchi法建立12个结构变量的正交表,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推力波动和平均推力的信噪比分析,从中筛选出6个敏感变量,分别为弧形辅助极的位置和高度、磁极宽度和高度、槽口宽度、槽宽。
  然后,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实现PMLSM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确定6个敏感变量为优化变量,PMLSM的推力波动和平均推力为目标函数,利用改进的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和期望提高的加点准则,实现kriging代理模型对目标函数的高精度拟合。结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两个目标函数解的Pareto前沿。优化后的PMLSM,其推力波动减小64%的同时平均推力提升了6.6%。配合斜极,能使推力波动达到92%的减小而平均推力提升2%。
  最后,研究PMLSM力特性的测试方法,设计出一种“手轮+滚珠丝杠+旋转伺服电机”的测试平台,加工出PMLSM样机并搭建实验测试平台。
  通过上述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多变量多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法,该优化设计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电机,为其它电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分布式电源参与并网导致了大量的谐波产生,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效果有限,而有源滤波性能方面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谐波抑制效果,逐渐成为治理谐波污染的重要手段。虽然有源滤波器虽有较好的谐波抑制效果,但也存在通带范围受有源器件带宽限制,需额外直流电源供电,且可靠性不高等问题。为了追求更好的滤波效果,本文创新性提出一种无源滤波技术与有源滤波技术相结合的混合滤波器,以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
  本文研究利用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 ,APF)对分布式发电系统
直流配电系统以其低损耗、运行灵活、便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等特性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由于其低阻尼、故障传播快的特点,故障的快速隔离与恢复是制约直流配网发展的关键。直流断路器作为分断直流故障的关键设备,可以在允许换流站不闭锁的前提下分断故障,能够满足直流配网对故障的快速隔离与恢复的要求,但也存在直流电弧熄灭难、电子器件成本高、分断电流时间长等研究难点。本文以现有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为基础,进行了以下研究:
  首先基于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基本原理对其在配网中分断故障电流的过程进行了建模与暂态分析;从分析中提
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分配电能、连接用户的基本载体,其安全运行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力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由于利用故障工频量的传统保护方法存在选择性和快速性难以兼顾的问题,近年来基于故障暂态量的保护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针对故障暂态量容易受故障条件影响,不利于保护整定的难题,研究采用故障暂态量的配电线路边界保护方法。合理选择边界元件是保障边界保护性能的关键。首先,阐述了配电线路故障的暂态过程;然后,
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模型预测控制(MPC)具有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能够处理多目标优化等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高性能控制策略。双矢量预测电流控制(PCC)的稳态性能比单矢量PCC高,开关频率比三矢量PCC低,是一种较优的控制方法,不过仍然存在计算量大、算法复杂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首先介绍了PMSM数学模型和双矢量MPC脉冲生成方法。详细阐述了单矢量PCC
随着真空断路器和并联电抗器在配电网中的广泛应用,由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时产生的过电压而引发设备绝缘击穿的事故频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和电网的稳定运行,避免由事故频发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必要研究并联电抗器的开断过程,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从而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和仿真建模两个方面开展对真空断路器开断10kV并联电抗器产生的过电压的研究。
  首先,介绍了操作过电压和截流过电压的相关理论,研究了真空断路器开断10kV并联电抗器时产生
氨是目前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意义的第二大工业生产化合物,被广泛应用在化学工业、农业、轻工业和纺织业等多个领域,且在电能储存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利用间歇性新能源多发的电合成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工业上合成氨的方法主要是Haber-Bosch工艺法,但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苛刻并且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研究者们一直在探寻新的替代方法。由于低温等离子体中存在较多的活性粒子(电子、离子、原子和自由
电力电子功率器件已广泛用于制造业、能源、国防等重要领域,是各类高品质、高精尖电源产品的核心器件,也是实现电能变换的基石与重要保障。逆导型IGBT(Reverse-Conducting IGBT,RC-IGBT)作为将IGBT和快速恢复二极管集成至同一基板的新型功率器件,在相同封装尺寸下能够容纳更多的RC-IGBT芯片,能够满足电源产品小型化、高功率密度需求,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RC-IGBT的结构特殊,存在体二极管开通与关断过程,应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会引入新的损耗,其中针对该类变换器控制与驱动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能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配电网中非线性、波动性、冲击性、三相不平衡等负荷增多,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改善电能质量,需要首先对电能质量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估,确定电能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谐波是导致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不合格的最常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治理谐波,需要明确谐波来源,合理划分谐波责任。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和谐波责任仲裁是改善电能质量、治理
化石燃料即将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故太阳能在发电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但随着光伏发电总容量在大系统中的占比逐年攀升,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隐患,当光伏并网点电压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严重停电故障。因此并网逆变器要设置低电压穿越技术,优化运行性能,维持系统稳定,限制并网电流,提供电压支撑。首先仿真光伏输出特性,并选用基于PI调节的电导增量法作为Boost系统控制。阐述
本文针对钢铁企业广泛关注的炼钢厂环保节能改造的问题,以河南舞钢集团第二炼钢厂的除尘风机系统改造为背景,基于除尘风机的变频控制技术与以太网络技术,设计了一套炼钢厂除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在保障炼钢厂车间环保要求的条件下,实现了炼钢厂除尘风机的节能降耗。炼钢厂除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由炼钢炉除尘风机现场控制柜、车间远程监控上位机和远程监控客户端组成。在炼钢过程的不同工艺阶段,炼钢炉产生的烟尘浓度变化巨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