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在长时间宽马赫工作过程中,控制系统必须时刻快速调整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以适应复杂的飞行任务,如加速、巡航、突防等。因此控制系统既要承担起改变发动机内部流动燃烧状态、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施加保护控制的任务,又要具备快速响应性、良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防止超温、不起动等,是一个多目标控制问题。针对再生冷却过程给发动机带来的特殊的超温问题、慢的动态响应问题以及模态转换问题,如何合理调节不同喷注位置的燃油量,保证发动机推力需求,实现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从控制系统研究的视角指出亟需一种能体现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分布参数特性的非稳态快速仿真计算模型。考虑燃气与壁面的热对流、壁面的热传导、壁面与冷却剂的热对流以及冷却剂的流动过程,建立了再生冷却计算模块。基于非定常准一维欧拉方程,建立了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计算模块。将再生冷却模块与燃烧室模块通过边界条件联结在一起,并采用C与Matlab混合编程,在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流动—燃烧—传热多过程耦合的一维快速仿真模型,通过非稳态与稳态计算仿真验证了一维耦合模型能够以较低的计算成本得到满足控制系统研究所需精度的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维参数分布。
  针对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在全工况飞行过程中“越飞越快越超温”的现象,提出了解决再生冷却过程引发特殊的超温问题的控制方法。开展了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温度特性研究,分析了再生冷却作用下温度超调特性,针对碳氢燃料再生冷却与无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开展了燃油分配比例对油温的影响规律研究,进行了不起动与超温限制下的两种发动机安全工作区域对比。此外针对不同燃烧室构型对温度特性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对局部超温问题和超温监测量选取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开展了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温度控制方法研究,包括贴近超温边界时温度保护控制方法、越过超温边界时超温恢复控制方法,并对高马赫数下推力—热载荷不平衡问题,通过调节燃油分配比例提高了可达到的最大飞行马赫数,但飞行过程中仍然无法找到平衡点,提出用大量燃油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将过量冷却燃油抛弃的方案。
  针对再生冷却过程导致超燃冲压发动机动态响应慢的问题,开展了对推力与稳定裕度控制方法的研究。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探究如何分配各喷油位置的燃油当量比以保证最大推力,揭示了碳氢燃料再生冷却与无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与稳定裕度特性的差异性,通过非稳态仿真计算开展了两种发动机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开展了对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与稳定裕度不同控制策略下控制效果的讨论,并在推力与稳定裕度保护切换控制下分析了再生冷却给切换转换点带来的特殊性问题,提出了新的切换控制策略既能保证发动机安全又能最大程度挖掘性能潜力。
  针对燃烧模态转换过程中的突变与滞环现象,开展了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转换控制方法研究。为探索再生冷却给燃烧模态转换带来的特殊性,进行了不同飞行马赫数、燃油不同分配比例下的仿真,从控制角度分析了再生冷却作用下突变特性、滞环特性与燃烧模态转换路径的差异性。开展了基于再生冷却的燃烧模态转换控制方法研究,针对小滞环与大滞环情形下燃烧模态转换过程进行了不同控制方案的仿真,发现通过合理选择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发动机在燃烧模态转换过程中平稳过渡,最后提出了燃烧模态转换控制的指导性方案。
  针对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安全高性能需求下的多目标控制问题,开展了多目标控制方法研究。建立了包括推力控制、温度保护控制、超温恢复控制、稳定裕度保护控制与再起动恢复控制的多回路协调控制系统,在定工况下进行了定控制器参数的多回路协调控制系统验证,以及宽工况基于增益调度的变控制器参数多回路协调控制系统仿真。此外,将发动机抽象成两输入—两输出的线性系统,选定输入变量为第一、二级燃油当量比,输出变量为推力与冷却通道出口油温,开展了基于温度与推力的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与系统仿真,实现了推力与油温的同时双重控制,展现了多变量控制在解决不同控制变量或控制目标耦合问题方面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保证了发动机安全高性能工作。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均质压燃(HCCI)、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等多种燃烧模式相继提出,重整制氢技术在内燃机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氢气活性单一,这限制了内燃机缸内充量活性随工况变化的灵活控制,而燃料低温氧化产物的多样性为内燃机缸内活性的灵活变化提供了可能,且低温氧化可以根据边界条件变化具有灵活的产物组合,同时不受催化剂选择和活性优化的限制,低的重整温度更容易实现;因此,低温重整在实现内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以褐煤和次烟煤为主的低阶煤占我国煤炭资源构成的57.4%,是我国未来能源供应的有效保障。低阶煤的煤化程度较低,碱及碱土金属(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s,AAEM)含量较高,AAEM会对其热利用过程产生明显的影响。一方面,AAEM会明显催化低阶煤的热解过程;另一方面,热解半焦中残留的AAEM又会明显影响半焦的反应性。因此,本文
学位
目前,微机电系统(MEMS)大多使用化学电池作为动力,但是化学电池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因此,将燃料中蕴含的高能量密度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变为电能的微能源动力系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平板型微通道是微小型燃烧器经常采用的结构,氢气是最常用的燃料。在微通道燃烧器的基础研究和优化设计中,数值模拟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针对平板型微通道燃烧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寻求新的能源发展模式、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储存量丰富,分布广泛,其商业开发价值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风力发电机结构复杂且故障高发,运行故障的频繁不仅使机组的运行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性。设备维护与检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风电场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本文以风电场为对象,研究风
学位
生物油转化利用的大多数工艺都必须对生物油进行热处理。深入理解生物油受热演化特性是实现生物油高效利用的基础。生物油成分复杂,含上百种物质,其中很多组分(酸、醛、酚、糖和木质素衍生物等)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在受热时,这些组分除了会单独发生反应,不同组分之间还会相互发生反应。因此,生物油热处理过程不仅包含各组分单独的热化学反应,还涉及不同组分之间复杂的交互反应。交互反应对生物油受热演化特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学位
非平衡统计力学起始于Boltzmann对气体非平衡现象的研究,他的H定理给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非平衡系统可以具有不寻常的特性,比如有非平衡热库参与的量子热机效率可以超越Carnot效率,单条随机轨线的熵产可以是负的等等。这些特性使得构建新奇的热机模型成为可能。本文在量子热力学、随机热力学和非平衡气体动力学框架下研究了三类热机模型。  第一类热机模型是以谐振子系统作为工质、压缩热库作为高温
在全世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形势下,中国可再生能源长期规划赋予了生物质能战略性地位。生物质能因其自身特点被定义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获得用作工业替代能源的高热值低成本生物质燃气是生物质能源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即高效制备高品质生物质燃气,但实现这一目标仍然存在着很多技术瓶颈。生物质原料稳定输送是保障气化效果的基础条件;生物质气化操作参数决定着气化质量高低;生物质气化设备是热载体,其性能极
当今社会,由于人均能源消耗大大增大,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二十一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清洁能源中,太阳能因其丰富、低廉、清洁的优点受到各个国家的大力推广,国内外研究者将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与压缩机(或压缩制冷循环)耦合,组成复合制冷系统,从而扩大制冷循环的温区工作范围、提升制冷效率,并提高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但是,现有太阳能吸收/压缩复合制冷系统存在三大缺点:①集热器面积大、初投
分子光谱在高温气体热辐射研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实验面临众多实际问题,使实验数据的温度和光谱范围非常有限,而理论预测可以克服这些限制。跃迁概率是求解双原子分子光谱的关键中间量,而电子态势能曲线和电子跃迁偶极矩是求解双原子分子跃迁概率的基础。目前,文献中已有的地球和火星大气双原子分子跃迁概率都是基于较早的实验光谱学常数和理论电子跃迁偶极矩。最近十多年,文献中报道了新的实验光谱学常数和理论电子
学位
近年来,关于变换光学理论(Transformation optics)以及相关超(构)材料(Meta-material)的研究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超材料指的是普通材料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材料或结构。这一概念最初起始于在电磁学领域发现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为负数的反常介质。伴随着变换光学理论的提出,电磁超材料结构的设计迎来了新的机遇。由于超材料以及相关的空间变换理论在电磁场调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