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童一起做哲学 ——儿童哲学课程建设的个案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哲学是一项激发和促进儿童哲学思考的教育活动或实践,不仅有助于保有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发展儿童的高阶思维,而且有助于推动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革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学校甚至区域开始关注到儿童哲学的教育价值,实验性地引入了儿童哲学项目或课程,开启了儿童哲学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对于这些探索和实践,已有研究多从理论或历史的角度阐释儿童哲学的概念、价值与取向,或者从实践的角度介绍或建构儿童哲学的路径、方法与策略,而较少扎根学校的真实情境,系统呈现和反思学校推进儿童哲学课程的实践逻辑。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通过个案研究,描述和解释学校推进儿童哲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与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哲学课程建设进行实践的反思和路径的建构。综合已有研究,本研究认为儿童哲学不止是将哲学教给儿童,而且意味着“与儿童一起做哲学”即引导儿童围绕哲学观念或问题进行团体探究的活动。根据这种理解,本研究选取上海市L学校作为个案,以参与儿童哲学课程建设的课程总监和教师、学生、学生的家长、其他参与课程建设的人员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地观察和访谈,收集了相关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类、编码和分析。通过个案学校的研究,可以发现:第一,从建设背景来看,学校推进儿童哲学课程既来自学校对外部需求与挑战的回应、对自身环境的评估,也与学校的课程愿景有关。由于后疫情时代社会不确定性的加剧、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对儿童哲学课程本土化的推进,学校在其教育哲学的引领下,善用其人力资源,希冀通过儿童哲学课程实现师生校的协同发展。第二,从建设方式来看,学校积极处理儿童哲学课程要素,探索“与儿童一起做哲学”的课程方案;发挥课程领导与开展教师能力建设,凝聚学习社区的力量,为“与儿童一起做哲学”提供支持与保障;构建全面的哲学课程评价体系,发展促进儿童哲学思考的评价文化。第三,从建设成效来看,课程建设给学校的文化建设、儿童的哲学思考能力、教师角色的革新、亲子关系的改变来带来了积极变化。第四,基于课程建设的方式和成效,本研究从课程建设形成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实践反思,为促进儿童哲学课程的建设提供反馈与借鉴。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促进学校儿童哲学课程建设的路径,即学校应该重新定位哲学教育,带领儿童走进智慧之境,发挥儿童哲学课程真正的育人价值;强化儿童需求导向,考量课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平衡儿童哲学的特性与课程建设的专业规范,构建课程发展的逻辑;善于整合学校的各资源系统,以形成学校课程发展的合力。
其他文献
阎连科是当代比较受人关注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具有自身鲜明的语言特色和明确的写作追求。从内容方面,阎连科的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和平军人系列”、“瑶沟系列”、“耙耧系列”、“东京九流人物系列”四个系列,每个系列都各具特色。阎连科在这些系列中刻画了退伍军人、农民、市井商贩等人物形象,其中农民形象的塑造和乡土世界的描绘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论文通过有选择性地研究,重点关注阎连科“耙耧系列”小说的
学位
技术措施是数字时代版权人为保护作品或其它客体而采用的技术手段。目前技术措施无法智能识别使用者对作品的使用是否合理,且全面阻止所有未经授权接触受保护作品的行为。由此,版权技术措施保护导致利益失衡在所难免。为应对版权技术措施保护导致的利益失衡的问题,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对禁止规避的例外情况做了规定,但是存在范围狭窄、内容不完整的问题。为促进知识传播、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完善我国版权技术措施保护制
学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顺利实施课程并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评价在课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反馈、导向和激励作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将协同理念应用到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中,提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更好的教学,以期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落实立
学位
一般而言,议题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争辩性的问题,在一个开放、多元、发展的社会中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存在。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要直面现实生活、面对各种各样的议题。面对这些议题,当然要坚持明确、正确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道德底线,但这些都是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在具体的道德决策和实践、具体道德问题的分析和指导中如何落实,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美国社会科课程
学位
凭借高科技将城市推往未来新次元的“城市更新”,往往把层次丰富的历史沉积和多样杂糅的城市面貌扁平化处理,代之以智能化、商业化、全球化的标准配置,衍生出了社会分化、生活乏味等“未来城市病”。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艺术家们不断尝试创新表达方式,以求用切合当下经验的感性刺点,对当下的社会现实予以反思。而在众多的媒介中,VR以其浸入式体验和内容的高可塑性,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媒介带来的现实于当下时空产生的巨大疏离
学位
家庭作业管理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和谐家校关系,对满足社会和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要求和期待,实现教育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如何制定更合理的家庭作业管理方案,加强和细化家庭作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探究西班牙家庭作业管理的有益经验,拓宽家庭作业管理研究的国际视野,为我国现阶段家庭作业管理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借助国内外文献归纳出国际性的家庭作业管理研究共识,明晰家庭作业管理的目标与方向
学位
在国家深入展开公益诉讼工作的背景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便成为检察机关目前实践的重点。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在刑民交互领域的一次创新,具有维护公共利益、提高诉讼效率的价值。《两高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仅规定起诉主体、受案范围、管辖法院这三项内容,现行规范的缺失、理论上对此褒贬不一
学位
关于教科书和教师之间以“使用”构建起来的关系,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解,但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相互对应的理解方式:一种强调教科书对教师的规制作用,也即客观的、应然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另一种重视教师对教科书的能动作用,也即教师基于教学对象、教学情境等对教科书的加工改造。过去几十年间,我们还在上述两端之间“摇摆不定”,在某一阶段偏重其中一方。在此一来一回间,实际上有一个更值得我们讨论的
学位
同伴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主体,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听评课是教师同伴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听评课往往会面临研究理念缺失、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程序单一、评价反馈无效等诸多现实难题。为了在听评课中让教师同伴评价发挥更大的效用,有必要构建分析框架,探究听评课中的教师同伴评价现实样态及寻求改进建议。综合梳理已有文献,将听评课中的教师同伴评价界定为“同一教研组内相同学科的教师,通过对课堂的
学位
社会建构视角下的幼儿发展性评价聚焦发展过程,以质性评价的形式展开,是对目前以量化为主的幼儿评价的有效补充。最近发展区理论关注幼儿过程发展及发展潜力,是幼儿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研究和引介还停滞在上世纪末,尤其是对近年来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外研究进展缺少必要的梳理。因此,梳理国外尤其是俄罗斯学者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研究进展,不仅能推动我国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的深入,还能进一步丰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