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l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建立以来,俄苏文论就一直是我国文论学界关注的中心之一。大致说来,我们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以现实主义理论为中心,逐步扩大到对形式主义等其他文论领域的开拓发展过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我们的俄苏文论研究又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偏食,在不同的时期,批评的目光往往过于集中在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上,对于其他的一些批评理论却研究得很不充分,留下了许多研究的空白。因此,填补这些批评理论研究的空白已经成为我国俄苏文论界亟待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19世纪的俄苏文论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俄国学院派所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虽然在时间上出现于我们的“背后”,却仍值得中国文论界予以关注,亟待我们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进行再开发、再阐述、再思考。作为文艺学心理学派的代表,库利科夫斯基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心理学理论奠定了俄国文艺心理学的地位。而对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理论的专门研究国内尚无人问津,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空白点。有鉴于此,笔者试图为改变这种局面做出自己的一点努力,尝试补充接受这份文论遗产。本文是国内第一篇系统探讨俄国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思想的博士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选题本身是富有开创性和学术价值的。库利科夫斯基的研究范畴十分广泛,除了文艺学之外,语言学、神话学、文化史学和心理学也一并囊括在内。他有意将这些研究领域融为一体,以求在文学创作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文学史和文化史。所以本文以库氏的这种研究思路为出发点,选择其焦点问题——文学创作心理学为题,以期把握他的基本学术思想。笔者在加强第一手俄文资料细读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得出了独立见解。论文采用系统梳理和深度开采相结合的方法,由外而内逐层深入地分析背景,厘清概念,理顺关系,揭示内涵,辨析不足,最后作学理阐释,宏观概括,客观评价。论文力求从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中,发掘其独到见解和开拓性贡献,发现其丰富理论资源的当代价值,以引起中国学界对这位独特学者的重视,同时也希冀能够对我国未来文艺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丰富我国文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大厦。论文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形成的理论渊源。这一章主要从库利科夫斯基与波捷布尼亚、历史文化学派的关系问题入手,对其文学创作心理学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研究,并进一步指出了其理论思想的变革和超越。一方面,库利科夫斯基是在导师波捷布尼亚的影响下最终明确并形成了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他的文学创作心理学继承并发展了波捷布尼亚的理论,研究语言、思维和创作心理问题,以及在文艺学领域里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伟大作家和抒情诗人的创作与作品;另一方面,俄国文艺学心理派的兴起与发展,可以说是在历史文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文化学派着重研究的是文学的外部联系,日益暴露了局限性,这就迫使库利科夫斯基另辟蹊径,提出要重视作家创作个性和创作心理的研究。他在吸收其理论精华的同时注意克服不足,不仅考虑“环境”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考虑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他的心理气质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历史文化学派的超越。第二章考察了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形成的时代历史语境。19世纪中后期,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产生和长足发展,文学创作心理学才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学科,并很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艺学走向文艺心理学成为历史的必然,我们认为促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和心理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二、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文学艺术出现了向人物的心性和心灵“内向”的“转移”;三、人本主义思潮突出人、人的生命存在的“人学”主题,构成了连接文艺学和心理学的又一内在纽带。另外,科学意义上的、系统的俄国文艺学研究正式展开于19世纪中期,一大批学识渊博、视野开阔的院士潜心于文艺学不同领域的研究,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术成果,形成了俄国文艺学中重要的学院派传统。俄国“学院派”最有影响的是四个派别:神话学派、历史文化学派、历史诗学、心理学派。就整体而言,四个学派在方法论上各有特点和局限,但却并不是各自独立,而呈现出某种综合交叉影响的局面。库利科夫斯基的文学创作心理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孕育发展的。第三章梳理辨析了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的基本对应范畴。库利科夫斯基对于可以涵盖整个艺术创作世界的基本范畴始终都有一份难以言喻的偏爱。论文对散文式词语和诗歌式词语、日常思维和艺术思维、观察艺术和实验艺术、主观创作和客观创作、自我中心主义和非自我中心主义五大基本范畴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指出了它们的特点、功能以及在文学创作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库利科夫斯基通过研究词语本身,认为现代语言都可以分为两大类:散文式词语和诗歌式词语(艺术性词语),指出了语言中所能找到的艺术要素;他发现艺术思维活动与日常思维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手法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心理共性;他尝试把科学方法论运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中,把艺术划分为“观察艺术”和“实验艺术”,加强了对创作心理活动研究的科学性;他研究了思维、感觉与“我”的关系,得出“自我中心主义”与“非自我中心主义”的著名命题,成为世界文艺心理学理论中一个独特的提法。这些基本范畴都是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成果之所在。第四章主要考察了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对文学创作心理学中的重要课题有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会对整个文艺心理学研究发生深刻影响的。论文在问题意识的指导下,结合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的理论阐述和批评实践,总结出其在文学创作心理学理论建构中想要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虽然相对于整个文学创作心理学来说,库氏所解决的问题是很有限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启发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更多、更深刻的创作心理命题。库利科夫斯基认为艺术家创造艺术典型的本质是演绎无限的可能性,他把艺术典型最根本的心理特征看成一个无限的过程,它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永无止境的;他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在思维活动中,所谓的无意识领域在高级脑力活动的文学创作中具有最最重要的意义,这标志着对于无意识问题认识的深化;他在对果戈里创作——“从那美妙迷人的远方所看到的俄罗斯”——的分析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创作心理理论:审美距离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必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他把创作自由归结为作家的内在自由,这种自由从创作心理的角度看就是作家从内外各种束缚、各种限制中超越出来的一种最佳创作心境;在库利科夫斯基看来,在人的各种价值中,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第一位和最重要的,而文学创作是无法实现的社会价值的一种替代性心理补偿。第五章考察了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的批评实践。论文从库利科夫斯基的文学心理批评出发,从艺术批评实践的角度来看他的文学创作心理学理论。我们认为库利科夫斯基的文学创作心理学既注重理论建构,又重视作家作品心理的批评实践。库氏的文学创作心理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有意识地注意微观创作心理——个性心理特征的分析,他在对古典作家作品进行心理分析时已经涉及到了三个层面——作者、作品、读者,这就为其理论增添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也为人们进一步探索个性心理分析模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运用文艺心理学的方法来评论作家作品和揭示艺术创作复杂的心理内涵,确实是独具一格的,但其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库利科夫斯基在其学术活动的后期有所察觉,他把心理学方法论和历史文化学派的方法论有机地整合起来,提出了社会心理类型的概念,把文学史的过程作为社会变动和各种社会心理类型更替的过程加以考察。库利科夫斯基在《俄国知识分子史》中对于社会心理的重视是最引人注目的,他通过对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等典型形象的精神生活的分析,从历史文化的高度观照了19世纪俄国社会转折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库利科夫斯基的文学创作心理学没有断然斩断作品历史文化语境的血脉,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欧美同时代的文艺心理学理论学说,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最后部分是结语,概括总结了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的研究特点、历史意义,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库利科夫斯基的文学创作心理学在不断地修正和调整中彰显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实证研究和作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建构和实践检验相结合的学术理念;宏观把握和微观深入相结合的整体意识;学术研究和社会激情相分离的治学态度。总体看来,库氏理论对于解决当时某些创作心理问题具有不容置疑的积极意义,是文艺心理学方法论走向成熟和完善不可缺少的必要的一环,其中的某些观点至今仍具有科学价值。当然,并不是他所有的理论观点都保持着自身的价值和不容置疑的真理性,因理论体系比较散乱,头绪杂多,他的论述也时有自相矛盾之处。对于理论中存在的缺憾、局限和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批判。总之,无论是就库利科夫斯基思想本身的价值而言,还是他作为学者治学的精神而言,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的。我国的文艺心理学研究还没有很充分地展开,我们要建设发展当代文艺心理学,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深厚根基和当下的文艺创作实践,又必须重视文化的外求和横向的拓展,必须以平等的态度来面对、参照“他者”文化。而在众多的外来资源中,俄国文艺心理学的经验和教训是最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库利科夫斯基的文学创作心理学尽管还不能称之为理论体系,尽管他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观点显得有些零碎而片断,但却留下了很多供人挖掘的思想线索。还原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理论历史的本来面目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而是希望以此为参照来审视我们自己的文艺心理学建设。笔者相信,对库氏的文学创作心理学理论所作的研究阐发,一定能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
其他文献
"国家构建"是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主题,对比西方,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最大的特点在于国家并不是由"公民",而是由党所动员和领导的"群众"所构建起来的。"群众"不仅是中
脑卒中因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对脑
本文回顾了创业者特质论发展,认为特质论应正确理解为品质论,并在创业过程前段尤其是创业意图和创业精神的塑造上具有积极的作用。特质论引发的认知论研究,对于创业者提高应
长期以来,电力、天然气等产业被认为是具有较强自然垄断性的基础性产业而受到政府的严格规制,使这些行业处于一种完全垄断状态,产业链中各环节采取垄断一体化的组织结构进行
增强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是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实施内部改革的必然手段,对于企业的良好生存与发展进步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财务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
甲酚是用途广泛,且国内较为紧销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尤其是邻、间甲酚,国内严重供不应求。文中综述了甲酚生产工艺、应用及发展前景,分析了国内市场对甲酚的需求,并对我国甲酚
民间融资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研表明:当前浙江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企业资金紧张和融资困难的问题仍然突出。提出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性、加强
<正>丰胸不比吹气球,想多大就多大,求美者的具体条件、材料选择、肌肤扩张度甚至人种差异等,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女人因曲线而美丽,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对丰满、圆润
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是世界六大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流行病学特征是显著的地域性分布差异,高低发区发病率相差高达500倍,并且预后极差,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
<正> 7-氨基去乙酰基头孢烷酸生产工艺研究进展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大量不同侧链的头孢类药物抗菌谱广、毒副作用小、需求量越来越大。7-氨基去乙酰基头孢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