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写论角度看无根回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以张振玉译《京华烟云》为例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elf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oment in Peking由中西方文化大师林语堂写就,其中包含的诸多中国文化因素,实为林语堂在创作之时由中文译入英文的,因此将原著译回中文的过程实质上是回译的工作。而由于回译过程中并没有一个中文版本作为回译的“根”,因此这样的翻译属于“无根回译”。张振玉将小说译成了一部传统中式小说,让人有种译著即为原著的错觉。如此成功的译作对无根回译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位中国译者,张振玉的翻译是受到中国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的,本篇论文将从这个角度展开分析。  本文探寻了张振玉在改写时所持有的关于此类敏感问题的意识形态,并分析了译者在性别方面对原文进行的改写。此外,更广义的意识形态包含了规范、制约我们行为的种种模式、传统和信仰等方面。因此,作者还研究了张振玉对称呼、人名、纪年法等内容的翻译,并发现译者在中国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通过添词增意、更改词义、删除不必要的解释的方法改写了原文,实现了无根回译最重要的任务,即文化还原。诗学方面,从文学手法、文学主题、典型人物和象征的角度,研究了译者利用对仗、讽刺、拟声等手法对原著进行的改写,以及对书名、人物语言和意象使用的改写,总结出了译者的改写方法:按照中国诗学对文本进行美化、修改、词语添加,将无法翻译的内容进行替换,删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无需翻译的内容。在应对诗学冲突时,张振玉也有出现失误的情况,但整体努力仍旧是成功的。赞助人方面,从意识形态、经济因素和(社会)地位因素着手,对译者受赞助人影响而进行的改写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整体而言,张振玉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中西方意识形态与诗学的冲突,并受到赞助人的制约和影响,在种种羁绊与困难下,译者仍旧竭尽全力在译本中还原了中国文化,使得译著成为回译以及翻译文学中经久不衰的佳作。
其他文献
期刊
阿瑟·米勒是美国最重要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他一生获奖无数,包括“普利策奖”、两次“纽约剧评界奖”、“唐纳森奖”和“托尼奖”等。他最著名的戏剧有《推销员之死》、《萨
期刊
期刊
山西吕梁永宁煤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2008年,现有职工2000余人,总资产近20亿元,是一家集原煤生产、电线电缆加工、生态农业、煤机设备制造等产业 Shanxi Luliang Yongni
多丽丝·莱辛(1912-)是英国当代一位才华横溢且创作风格多变的女小说家。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密切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她认为个体的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略,并且应
期刊
许多年以来,人们对于阅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是,怎样阅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专家学者的看法还不统一。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是“自下而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