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差异化处理的离心微流控芯片及用于蛋白质检测初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心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集成度高、成本低廉、操作性强的微流体平台,近年来逐渐成为分析化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广泛用于临床诊断、生化反应、食品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但是,由于离心操作中流体的单向流动特性(由转动轴心向外周运动)和芯片整体运动的性质,传统流动控制方式,如外加泵、阀结构和集成的微阀装置等都很难应用到离心微流控芯片的流控操作中,这也限制了离心微流控芯片上流动控制的灵活性及其广泛应用。表面性质是影响微尺寸结构上流体运动的一种重要因素,通过表面性质的差异来操控流体由于无特殊加工要求、易于集成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表面差异化亲水处理的离心微流控芯片,利用不同程度亲水处理后的虹吸通道来实现液体在片上的有序控制。基于新的芯片设计,测试分析了其基本微流体控制能力并开展了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初步应用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离心微流控芯片的液体驱动理论,包括液体所受离心力和基于表面张力产生的毛细作用力。针对毛细作用,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5.5软件建立二维模型,仿真分析了毛细通道侧壁不同接触角下的液体流动情况。结果表明,当接触角在15°~60°之间时,毛细通道中液体的流动速度较快,这为亲水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指导。随后,根据仿真结果选择合适的亲水处理方案。对比分析了等离子处理、TWEEN-20、Triton X-100和PEG400等几种常见的PMMA表面亲水处理方法,通过接触角测试表征各种方法的亲水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片上液体转移与吸光度检测实验系统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在微流体控制上的差异性。根据离心微流控芯片上流体控制需要,最终选择体积分数为2.0%的TWEEN-20和Triton X-100作为片上不同虹吸通道的亲水改性方法。选择应用广泛的蛋白质检测作为初步的应用实例,希望在离心微流控芯片上,通过不同亲水程度的虹吸阀结构来控制蛋白质检测实验中各种反应试剂的有序流动,从而完成相应的检测分析操作。基于Lowry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设计并加工制作了离心微流控芯片,在特定虹吸通道完成不同亲水处理。针对不同浓度的血浆和全血溶液实验样本,在片上开展液体转移与检测性能测试分析。随后,对血浆浓度进行检测,离心微流控芯片中蛋白浓度在0.1%~1.0%范围内的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初步实验中,片上检测结果与参考值存在一定误差,可能的原因是亲水试剂对反应体系有一定影响。对亲水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后,片上检测结果和传统方法检测结果的线性拟合度达到了0.9831,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可比性。针对全血样本的检测表明,对全血做1.0%、2.0%、4.0%三种不同浓度稀释后,片上蛋白检测值均在参考范围内,实现了全血检测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其他文献
作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镁合金拥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可回收利用、优良的电磁屏蔽性能以及资源丰富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3C产品以及国防等领域广受青睐。但镁合金因自身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存在一些致命短板,如绝对强度低,室温塑性差,高温性能较差,进一步限制了镁合金在工业和商用产业上的大规模应用。因此提高镁合金室温和高温强度,改善镁合金塑性及加工成形能力逐渐成为材料学者的目标。根据国内外研究报
热电转换是分布式发电及废热利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热电材料是实现热能向电能直接转换的关键材料,热电性能对热电材料的转换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碲化铋是室温下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碲化铋纳米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碲化铋材料热电性能。但纳米碲化铋的制备周期长,制备过程中涉及强还原剂及有毒溶剂污染环境。本文以碲化铋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碲化铋纳米片,并将纳米碳化钛薄片引入碲化铋纳米片基体,研究了碲化铋
贵金属及其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化学稳定性以及合适的硬度与弹性,早期的电接触材料主要以贵金属及其合金为主。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贵金属消耗激增的现象日渐重视,低成本、高性能的层状复合电接触材料受到人们的关注。贵金属/廉金属层状复合电接触材料兼具贵金属优良的电接触性能以及廉价金属优秀的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课题利用连轧加中间退火技术将C7701基带与AgPd30复层
由于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紧缺及对环境问题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在各国得到发展。目前市场上较普遍的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具有能量利用率高、零排放等优点,近几年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而与同样大小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电量储备最大,重量最轻、寿命最长、充电时间最短、无记忆效应,因此成为极有潜力的新一代二次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廉价易获得的无标记样本,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有标记样本获取十分昂贵且耗时,为了充分利用有标记样本和无标记样本的信息,半监督学习算法在这种情况下就诞生了,获得了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自训练算法是半监督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采用数目较少的带有标记的样本点学习,通过寻找少量有标记样本的高置信度点训练得到高性能分类器。自训练算法中如何确定少量有标记样本的高置信度点是算法的核心,它决定算法是
可再生能源受环境限制,大多具有天然的随机性和间歇性,难以单独作为持续稳定的电源为系统供电,而储能系统的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传统的储能系统通常由单一类型的储能设备构成,如铅酸蓄电池等。然而,现有的储能设备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等特性上具有原理上的矛盾性,难以兼顾,为此,相关学者提出了一种由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共同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旨在实现不同类型装置的优势互补。本文针对这一类混合储能系统在应用
冷弯薄壁型钢―钢板剪力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墙体结构,此类墙体利用冷弯型钢边柱与内嵌薄钢板共同作用来增强墙体的抗剪性能,拥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这种新型钢板剪力墙的研究成果尚不成熟,其受力性能与抗剪理论方法亟待更加完善性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基于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对冷弯薄壁型钢―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到了剪力墙的滞回性能、破坏特征以及刚度退化,研究了纵横向加劲肋、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常用技术之一,它旨在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小簇且保证簇内对象的相似度尽可能高于簇间对象的相似度。聚类分析不仅可以作为探索数据集内部结构特征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其他数据挖掘技术(如分类、特征提取和属性子集选择等)的预处理步骤。聚类分析已经在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聚类分析的相关理论和算法已经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研究分支。其中,基于
随着工程结构向轻量化、大型化、复杂化方向的发展,动力荷载对此类结构的安全状况影响越来越重要,因动力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并且常伴有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为有效保护结构安全,近年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与普及。其通过在结构上安装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结构状况的实时监测,从而实现结构健康状况的实时评估,进而实现对监控结构的振动控制、安全预警等工作,最终保证结构安全。在健康监测中,对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
岩溶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径流息息相关,径流的影响将在灰岩内部产生大量溶隙(管道),这些溶隙的形成将会极大影响岩溶地区的稳定性。三峡库岸地区由于长江径流的影响,地表及地下水系发达,从而形成复杂的岩溶溶隙网络,因此更易发生岩溶地质灾害。因此,为深入了解灰岩岩溶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溶隙对灰岩的损伤弱化机理。由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干湿循环下节理岩体宏细观损伤劣化机制及本构模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