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DPP)的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半导体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0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咯并吡咯二酮(DPP)具有平面性好、电子亲和势强、合成简单易修饰、宽吸收等优点,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论文围绕DPP,设计并合成了两类基于二噻吩吡咯并吡咯二酮(TDPP)的小分子化合物,并测试了它们的场效应和太阳能性能,同时我们研究了有机铵盐对含DPP的聚合物的影响,发展了一种提高聚合物迁移率的方法。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1.设计并合成了三个基于二噻吩吡咯并吡咯二酮(TDPP)的线性小分子化合物:DPPBT、DPPTT和DPPBZ。在DPPBT和DPPTT中分别引入了吸电子基团苯并噻二唑和噻唑并噻唑。紫外吸收数据和电化学数据表明吸电子基团的引入有效的降低了化合物的HOMO/LUMO能级。在场效应测试中,DPPBT和DPPTT的薄膜表现出双极性性能,空穴/电子迁移率分别为0.045/0.01 cm2V-1s-1和0.25/0.09 cm2V-1s-1,而DPPBZ仅表现出p型性能。在太阳能测试中,当DPPBT、DPPTT和DPPBZ分别和PC71BM以质量比1∶1共混时性能最优,光电转化效率分别为4.18%、2.44%和1.33%。  2.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含二噻吩吡咯并吡咯二酮(TDPP)的二维共轭结构小分子化合物:TADPP3和TADPP2-TT。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测试表明化合物TADPP3和TADPP2-TT均为p型材料,空穴迁移率分别为2.36×10-3cm2V-1s-1和3.76×10-4 cm2V-1s-1。将两个化合物作为给体材料和PC71BM共混,制备了体异质结太阳能器件,光电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47%。TADPP3亦可作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和P3HT共混后,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08%,VOC达到1.11V。  3.我们尝试了不同种类的铵盐掺杂对含DPP的聚合物DPPTTT的半导体性能的影响。发现四甲基碘化铵的结果最为优秀。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优化了测试条件和器件结构,当器件沟道为300μm,平均迁移率达44.1 cm2V-1s-1。另外我们还尝试利用四甲基碘化铵掺杂其它四种聚合物,结果表明该种方法可以提高其中三种聚合物的迁移率,尤其对含DPP单元的聚合物的性能提高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利用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进行酯化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并进一步形成 齐聚物的反应,是聚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单元操作.该文利用化学热力学原理对PTA和EG 之间的酯
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分析了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指出其存在的隐患,并提出控制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Combined with personal work practi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该论文工作分四个部分:1.氟代苯基环已烷类液晶;2.新型含氟苯基的三环系醌类和肉桂酸酯类液晶;3.含氟苯基或环已基的吡啶类液晶;4.含四氟苯环的联苯类液晶.共设计并合成了目
此文比较深入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具体地分析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理论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该文提出了聚合物微球作为微观滚动润滑添加剂的构想.在以聚苯乙烯(PS)乳液作为润滑模型证实微观滚动的存在之后,通过种子乳液聚合,设计并成功地合成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PS/
近三十年来,配位化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纵横交叉,形成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边缘领域,成为当代无机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自旋偶合体系作为化学、物理、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自和设计并组装了一套成本较低的多波长同时测定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装置.以连续光源碘钨灯为光源,以一定的入射角照射传感 面,SPR反
本文重点研究了纳米尺度纤毛状表面的制备方法,利用阳离子聚合方法得到了一系列具有纳米尺度纤毛状表面的材料并,对其超疏水、隔热应用做了初步研究。典型结果如下:  1.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