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储层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1072298534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充分利用研究区的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基础资料,对研究区223 口井进行精细的小层划分与对比,分析沉积微相及砂体的展布规律。利用岩心的薄片鉴定、高压压汞及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开展储层特征研究。建立储层的分类评价标准,对研究区长6非主力层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油藏特征和油藏形成的主控因素,总结了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筛选出油气有利区带。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组地层厚度变化不大,构造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研究区长62、长63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进一步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坝等。储层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溶蚀孔隙。储层的平均孔隙度11%,平均渗透率0.78×10-3μm2,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分析得出储层物性主要影响因素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依据岩性、沉积微相、物性参数、孔隙结构参数等,将研究区长6非主力层分为四类。统计表明,Ⅲ类和Ⅳ类储层所占比例较大。结合油藏特征以及油气富集规律,对长6非主力层各小层进行有利区预测,最终优选出各类有利目标区8个,其中Ⅰ类目标区3个,Ⅱ类目标区8个,Ⅲ类目标区7个,为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藏显示出较大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成为长庆油田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储量接替层系。西233 区长7储层属湖泊沉积体系中的半深湖-深湖亚相沉积,砂质碎屑流砂体为其主要储集砂体。平均孔隙度为1 1.3%,平均渗透率为仅为0.22×10-3μm2,属于致密型储层。这类储层由于物性差、丰度低、储层致密等,开发效果不理想。因此探索研究区有效的开发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
白于山西区长4+5油藏位于靖安油田白于山区西部,属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随着开采时间深入,低产、低效井比例逐年增大,目前的开发技术对策已不再适应。因此,有必要制定出适用于本区长4+5油藏的稳产技术对策及相关措施,从而全面改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确保油藏持续高效开发。本文首先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次根据生产动态资料对油井产能状况、含水状况、压力分布情况、油井受效情况、注采对应关系、高含水井等进
戏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可了解、可探究性。同时,我们都知道它还是一门综合艺术,具体形象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实际生活经验十分匮乏,因此在小班开展戏剧活动,有助于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创造想象力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幼儿园教师应以幼儿为本。"
期刊
针对实船操纵性试验中,轨迹测量数据格式多,处理过程繁琐的问题,分析了数据处理软件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设计方案,并基于LabVIEW平台完成了该软件架构的开发。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事件结构为主体框架,以数组索引为基础,实现了KML文件生成、速度航向数据提取和单点详细信息显示等功能;采用地球UTM投影坐标系转换方法和数据截取手段,实现了转弯半径计算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操作简便,执行效率高
白河油区属于特低孔、超低渗油藏,经过6年的生产开发,目前出现部分油井产量低、含水较高、注水受效程度较低的问题。需要对地质、开发及措施进行有效的结合,对研究区长6油层组目前的开发措施进行调整优化,提高油井产能,进而改善开发效果。基于研究区的生产现状,结合地质特征,分别从产能、含水、压力及受效程度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开发效果进行评价,揭示了研究区部分油井产量低、含水较高及井组连通性差的原因。进一步应用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教师要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下面,我以戏剧主题活动"胆小的老鼠"为例,谈谈如何激发初次接触"戏剧"的小班幼儿的活动兴趣。
期刊
青平川油田东西沟及柏洼沟注水区长2油层具有薄单层,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点,一直以来主要应用裸眼完井,依靠天然能量进行采油,压力降低较快,总体产油量较低,柏洼沟注水区2006年开始大面积注水,东西沟注水区2009年初开始大面积注水,但是产油量变化不大,含水上升率较快,注水效果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对该油田注水动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次根据生产动态资料对油井产能状况、
本论文充分利用研究区的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基础资料,对现有的206 口探评井进行精细的小层划分与对比,识别沉积微相类型,分析沉积微相及砂体的展布规律。利用岩心的薄片鉴定、物性分析、高压压汞及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重点开展储层的宏、微观特征研究,建立储层的分类评价标准,针对各小层进行储层评价研究,并对研究区长4+5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油藏特征和油藏形成的主控因素,总结了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
地层中普遍存在粘土矿物,如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当它们与水基压裂液接触时,易发生颗粒水化膨胀及分散运移,造成储集层渗透率下降等问题,影响油田开采效果。针对此类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研制出一种与压裂液配伍性良好的高效防膨剂。本文优化了离心法测定防膨率的实验条件,研究了激光粒度仪在防膨剂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条件,开发了一种评价防膨剂耐水洗性能的装置及方法。本文以环氧氯丙烷、二乙醇胺、二甲胺、二甲基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