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Spelling Errors Made by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A Corpus--based Study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iyanp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拼写错误有何特点?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者的错误类型有何变化趋势?学习者的拼写错误是否仅仅是由于英语单词的发音不规律造成的呢?英语词汇的拼写形式是如何存储在学习者的记忆中的呢?针对中国学习者的拼写错误类型及变化趋势,要如何调整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本文试图以语料库为基础,探究以上问题的答案。  除了导言和结论以外,本文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探讨国内国外专家学者在词汇习得、拼写错误以及词形表征存取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词汇习得研究不系统且缺乏理论基础。在八十年代,随着《中介语》的出版,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跨入新纪元。九十年代之后,二语词汇研究成为一个专门化的领域,开始出现专门的研究机构。热点问题包括:词汇知识之定义;词汇量测试;二语习得的发展过程;第一语言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近年来的拼写错误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心理学领域,研究对象也多集中在母语拼写错误。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拼写错误的研究,只散见于一些学术期刊。  词形表征存取模式研究仅见于Caramaza和Miceli的研究,本文将对他们的模式进行修正和改进。  第二章介绍数据来源,收集方法以及研究步骤。按照收集及处理数据的途径,语言学研究可以分为三种:内省法;诱导法;语料库方法。内省法着眼于语言能力;诱导法部分着眼于语言能力,部分着眼于语言运用;语料库方法着眼于语言运用。传统错误分析的局限性在于语料的数量十分有限,影响了它的代表性和客观性。  本文数据采自《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此语料库把学习者从中学生到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分为五组。本文从五组学习者的拼写错误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000例拼写错误进行分析分类。把拼写错误归纳成三大类:语音变异型错误;形素变异型错误;形态变异型错误。  第三章对收集的拼写错误进行分析,对造成错误的因素给与解释。经过研究发现,在五组学习者中,不同的错误类型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在中学组,64.32%的拼写错误与发音错误有关,而到了英语专业高年级组,发音错误造成的拼写错误只占39.6%,而形素变异型错误则上升到43.65%。这就说明,对于较高水平的学习者,发音错误不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个时期,增减不发音字母、增减双写字母、同音字母替换成为主要的拼写错误类型。  笔者尝试用一种词汇存储模式来解释发生拼写错误的机制,并以图解示例说明。这个模式分为五层:形素位置层;形素性质层;音素位置层;元音辅音层;节奏重音层。当出现形素增减,即形素位置层出现变异;当形素被替换,则形素性质层出现变异;当出现不同音字母替换,则音素位置层出现变异;当出现元音与辅音之间替换,则元音辅音层出现变异;当出现重读非重读音节错误,则节奏层出现变异。  笔者另外引入一种双通道模式,来解释学习者对熟悉和陌生的单词为何有不同的拼写策略。当拼写一个熟悉的单词,不必去想任何的转换规则,此时的存取通道为词汇(Lexicon)通道,而当拼写一个不熟悉的单词,则通过音形转换通道。  第四章是本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要提高学生的语音意识、词形意识和形态意识,并且要帮助学习者拓展心理词素表征能力(Mental Graphemic Representation,MGR)。  2、要改进对学习者拼写的评估方式。明白拼写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笔者引入一种双字母评估方式来对学习者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正确评价。  3、拼写策略教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对词汇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受到相对忽略这一现象一直存在异议。由于词汇习得是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词汇学习策略也就
期刊
自从“中国英语”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学者们就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英语的定义、特点、作用等进行了研究。然而从翻译的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的研究却很不充分。本文尝试从汉英跨
提起插座,人们都非常熟悉.只要是电字当头的物件,无不和它紧密联系起来.说它是连接我们家电生活的纽带,一点也不过分.但真正了解插座的人却不多,也许你会问,就这么一个小东西
期刊
纯为领袖打造,非凡之作,卓越相约rnMotorola V60+是V系列的顶级产品,纯铝合金打造机身外壳与黑色暗纹的完美搭配,成就金属格调的顶级质感,充分表现出V60+的卓越与精致.rn
介绍了一种实用的CAD系统,叙述可软件的应用环境,文中各模块具有多种实用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此软件对所有企业都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本文是对《傲慢与偏见》及其颇受欢迎的孙致礼译本的多维评析。  理论框架采用的是笔者自创的“契合”理论,该理论是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译文评析方面的批判创新,用于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