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低温氧化负载型钯催化剂的侧柏叶浸出液辅助还原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4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低温氧化反应在汽车尾气处理、封闭式-循环CO2激光器、氢燃料电池中少量CO的消除及作为催化领域模型反应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改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期获得低温下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本论文将植物还原法引入Pd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分别采用溶胶负载法(SI法)和吸附还原法(AR法)制备负载型Pd催化剂,将所制备的Pd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用于CO低温氧化体系中,考察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优化催化剂的制备条件,探索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与催化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   首先采用SI法制备了Pd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温度、侧柏叶浸出液浓度及Pd前驱体的浓度可以调节Pd纳米颗粒的粒径,Pd颗粒粒径越小催化活性越高。侧柏叶浸出液浓度过高,虽然会获得粒径较小的Pd纳米颗粒,但同时也覆盖了Pd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经过焙烧处理去除催化剂表面的生物质,催化剂活性提高,此时催化剂表面为pd2+物种,说明氧化态的pd2+可作为该反应的活性物种。经过氢气还原处理后,催化剂表面部分pd2+被还原为Pd0,导致催化活性再次提升,表明Pd0物种也是CO氧化体系中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物种。催化剂活性数据结果表明:溶胶负载法制备,以Pd(NO3)2为前驱体,CeO2为载体,Pd理论负载量为0.5 wt.%,侧柏叶浸出液浓度为5g/L,空气气氛下300℃焙烧2h,氢气中500℃还原处理2h制得的Pd催化剂活性较优。在空速6000 mL/gcat/h,原料气比例CO/O2/N2=1/1/98,反应温度30℃时CO转化率为49.6%,50℃时CO转化率可达到100%。   采用AR法制备了Pd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以不含Cl-离子的Pd(NO3)2为前驱体可以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以CeO2为载体,以侧柏叶浸出液做还原剂制备所得的催化剂活性较优。该法不但可以有效地将Pd负载于CeO2载体上,而且在高负载情况下亦可以实现Pd的高分散。和SI法所获催化剂类似,在空气氛围中一定温度下焙烧催化剂可以除去催化剂表面残留的生物质,暴露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同样经过焙烧之后的催化剂表面Pd物种被氧化为pd2+,此时的pd2+不是以PdO形式而是以PdxCeO2-δ固溶体的形式存在。对AR法制备的Pd/CeO2进行氢气还原处理,还原后催化剂活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对催化剂进行稳定性评价,发现催化剂活性下降后,再次通氢处理可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并且可以延长催化剂的寿命。这可能是因为反应过程中Pd0被氧化,而通氢处理可以使Pd物种恢复到金属态pd0,并加深了催化剂表面Pd的还原程度。另外本文还初步探索了CeO2形貌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合成的纳米棒状和纳米方块状CeO2负载Pd之后都可以获得比常规CeO2载体更高的活性。催化剂活性数据显示:吸附还原法制备,以Pd(NO3)2为前驱体,纳米棒状CeO2为载体,Pd理论负载量为0.5 wt.%,侧柏叶浸出液浓度为5g/L,空气气氛下300℃焙烧2h,氢气中300℃还原处理2h制得的Pd催化剂活性较优。在空速6000mL/gcat/h,原料气比例CO/O2/N2=1/1/98,反应温度30℃时CO转化率达62%,50℃时CO转化率可达100%。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将其应用在分析检测领域,特别是环境样品中痕量的有机污染物,可以有效的提高前处理过程的富集效率和检测的准确
随着2019年秋季新一届高一学生即将使用新修订教材,一线教师非常关注如何基于新课标、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落实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根据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探讨采用“逆向设计法”进行教学思路设计的方法,以期对课堂教学有所助益。新课标的率先求“变”  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例如,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教学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等(梅德明、王蔷,2018)。学科核心素养是
期刊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如何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态度的被采访者,应采取有效的沟通艺术。一、迅速
中长期看,股市的回报与GDP增长大体相当。扣除税费和频繁买卖错过的机会,多数股民只能得到百分之几的年均回报虽然短暂,中国股市的历史也快20年了,大多数股民的股龄也有10年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监护室(NICU)中,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脑、腹部及浅表器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行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874例新生
蛹虫草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真菌,富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包括虫草多糖、虫草素等。而蓝光作为一种能影响真菌光受体的环境信号,能调控多种生物生长及生理学过程。本研究试图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了解蓝光对蛹虫草功能基因表达的诱导,为挖掘蛹虫草的功能基因宝贵资源提供支持。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3 RACE法得到蛹虫草潜在蓝光受体基因CmWC-1、CmWC-2的3端部分序列。测序结果表明CmWC-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是制备对目标分子具有专属亲和性和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技术。MIPs中因含有与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主要源自于工业中CO2的排放,例如石油工业、燃煤电厂和天然气处理分别贡献了 40%,33%和26%的CO2排放。作为捕集CO2的工业方法,醇胺溶液法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为存在溶剂损失、高能耗、设备腐蚀等缺点。在大约最近20年,一种新的绿色溶剂即离子液体在气体处理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包括CO2捕集。而为了实现离子液体在CO2或其他气体捕集分离中的应用,气体在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