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曲构造区域采动诱冲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8785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逐年向深部发展,冲击地压作为一种特殊的强矿压显现现象而日趋严峻,给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冲击地压的发生不仅与煤(岩)物理力学性质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地质构造的控制,本文以褶曲构造诱发冲击危险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例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褶曲构造成因机制、诱冲机理和防控方法进行了分析,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基于材料力学及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结合前人对于褶曲成因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褶曲构造力学模型,解出了背斜、向斜构造挠度、转角、弯矩及剪力的理论解,并得到了褶曲能量密度微分方程。结果表明,影响褶曲构造挠度的主要因素有构造应力、地基刚度、抗弯截面刚度、埋深和岩层性质,影响褶曲弯矩的主要因素为构造应力、抗弯截面刚度和地基刚度。采用Origin软件函数绘图功能给出了几个算例,研究了构造力偶及地基刚度对褶曲挠度、弯矩的影响规律。  (2)基于材料力学,分析了褶皱不同位置处弯曲正应力,解释了现场观测到的有些矿井向斜轴部冲击危险高,有些则是翼部较高,而有些背斜轴部冲击危险极大的现象。  (3)基于UDEC数值软件,通过研究不同推进步距下采掘工作面煤壁前方支承压力演化规律、支承压力峰值处E0-EC值和tanα值变化规律,分析了现场常见的向斜轴部及背斜翼部冲击危险较大的现象。结果表明,在采掘工作面“接近-远离”褶曲构造应力集中区时,煤壁前方支承压力与构造应力发生“连接-叠加-分离”现象,连接区和叠加区是冲击危险严重区域;随着工作面与最大冲击危险区域不断接近,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峰值处E0-EC值及tanα值不断增大,冲击失稳危险不断增强,当工作面推过最大冲击危险区域时,两者皆开始下降,冲击危险有所降低。  (4)通过FLAC3D数值模拟,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钻孔直径、间距、深度及煤层埋深对卸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钻孔直径越大,间距越小,孔深越大,卸压效果越好;钻孔深度必须超过应力集中区一定范围,否则卸压效果不明显,乃至于会增大冲击危险发生几率;卸压效果与原岩应力关系密切,其他条件相同时,煤层埋藏深度越深(原岩应力越大),卸压效果越显著。  (5)基于上述成果,初步提出了褶曲构造诱发冲击危险多参数联合预警及治理方法。
其他文献
升沉补偿系统是海洋浮式作业系统中用来隔离由于风浪流引起的水面设备运动对水下设备影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系统。探讨不消耗动力、节能简单的被动系统和根据结构的响应和外激励的反馈信息实时调整结构参数、有效的减小结构振动响应、构造简单、所需能量小的半主动控制系统是很有意义的。针对5000m中国大洋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提出了动力吸振器与蓄能器复合作用的升沉补偿系统。综合运用数学建模和Matlab数字仿真建模的研
学位
孤岛运行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下垂系数会影响系统潮流可行域,而传统的下垂系数由逆变器的容量、频率和电压调节范围决定,并未充分考虑这一影响.针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流体控制系统中的大量应用,计算机价格的不断下降,特别是单片机(微处理器)的价格低廉,为电液数字控制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液压元件的数字化已成一种必然的趋势,采
针对综合能源微网系统孤岛划分问题,考虑可再生能源和电气热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将微能源网的能源转换和储存设备作为调度资源,以故障发生后最优化孤岛划分方案为目标,建立了
针对混汞污染问题,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清洁选金专利设备--磁毯选金机,并提出回收单体金的工艺流程,旨在替代混汞提金法.通过对倾斜磁毯表面流膜中单体金粒及其他矿粒群运动规律
招远黄金集中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部,其西紧邻郯庐断裂,东部以五莲-荣城断裂为界,为太古宙-元古宙绿岩带发育区.1矿源岩的地质特征;2矿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3矿源岩中金的活
准确查清工作面地质异常关系着矿井安全生产.目前在工作面电磁波CT探测中,对CT图像的解释主要是人工解释为主,影响的因素较多,往往造成解释出现偏差.该论文主要研究数字图像
知识工程是以知识思维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将各个孤立的具体的智能研究系统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的共同问题作为知识工程的主要核心,使之成为指导其他具体研制新的智能系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工具。它以领域内专家知识为基础,对现实工作的涉及范围进行有目的的抽象,即能清楚的表达所希望表达的特定方面。在机械工程中知识工程的应用案例,很大的比例是对以前知识的再利用,使专业领域技术专家的经验得到充分的传播,进而使机械制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