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来氟米特和姜烯酮)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活性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4636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快、可跨种间传播等特点。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不同组合,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可进一步分为许多亚型。1AV可以导致人和动物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新型重配禽流感病毒包括H7N9、H5N6、H7N7和H10N8会导致人类的零星致命性感染,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农业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前,结合基础研究研制新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应用于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治疗迫在眉睫。
  当前有效防治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方式是疫苗接种和使用抗病毒药物。目前流感疫苗存在对宿主保护有限以及对因抗原漂移或变异产生的新型流感病毒无效等问题。在临床上使用的抗流感药物主要以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M2离子通道阻断剂为主,同时多种RNA聚合酶抑制剂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流感,但是这些药物存在副作用、有限疗效和耐药性等不足。临床上迫切需要开发针对新靶点和降低耐药性的新型抗流感药物,同时寻找参与病毒复制的关键宿主因子并将其作为抗病毒药物治疗的靶点这成为研究热点。
  近年来通过高通量筛选以及基因敲除等遗传学手段发现Janus家族激酶(Janus kinases,JAK)JAK1和JAK2,在流感病毒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JAK1和JAK2基因沉默以及JAK激酶抑制剂可抑制流感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此外,JAK2激活参与流感病毒颗粒的装配过程。这些研究结果提示JAK激酶可作为治疗流感病毒的药物靶点。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筛查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以及筛选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成份寻找JAK激酶抑制剂并研究其抗病毒活性。
  来氟米特(leflunomide)是一种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人类风湿性关节炎。该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能够抑制p70S6激酶(S6K1)、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以及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ase)活性来抑制嘧啶单核苷酸的合成。最近研究发现来氟米特除了抗炎和调节免疫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来氟米特是否具有抗流感病毒的活性仍未有报道,来氟米特抗病毒的分子机制存在很大争议。本实验室前期的工作发现A771726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淋巴细胞中JAK1和JAK3的活性。本研究旨在确定A771726是否可通过抑制JAK激酶活性来抑制流感病毒感染。
  鉴于来氟米特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临床上可以长期使用,但对于少数病人仍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本研究的第二个切入点是从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植物中寻找出JAK激酶抑制剂并将其开发为抗病毒药物;生姜在远古时代已用于治疗“热病”,具有抗病毒、细菌、真菌和线虫多种功效。研究发现生姜提取物可以抑制疱疹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复制。此外,生姜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几种中药处方中的重要成分。迄今为止,有关生姜提取物中与其抗流感病毒活性有关的化合物的特性知之甚少。姜烯酮A(Gin A)是一种从生姜中提取的化合物,可作为JAK2和S6K1的双酶抑制剂。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内容将探讨姜烯酮A能否通过抑制JAK2活性来抑制流感病毒感染。
  1.来氟米特抗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活性研究
  为了研究来氟米特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我们通过体外实验发现A771726能显著抑制A/mallard/Huadong/S/2005(H5N1)、A/PR/8/34(H1N1)和Ck/SH/F/98(H9N2)等IA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人肺癌细胞系(A549)和犬肾细胞系(MDCK)中的复制。通过qPCR和Westernblot实验发现A771726能降低病毒基质蛋白(M1)的mRNA水平和病毒核蛋白(NP)、M1及血凝素(HA)的表达水平。同时,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发现A771726能降低病毒Ribonucleoproteins(RNP)(PB2、PB1、PA和NP)聚合酶活性;与此相一致,体内试验发现来氟米特能减缓IAV感染小鼠体重减轻症状、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并且显著降低肺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和减轻小鼠肺脏病理损伤。为了进一步研究A771726对流感病毒复制的机理,通过Westernblot分析发现,S6K1抑制剂PF-4708671和单核苷酸合成抑制剂BrequinarSodium(BQR)不能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而使用JAK特异性抑制剂Ruxolitinib(Rux),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证明A771726抑制JAK1、JAK2和STAT3磷酸化。JAK2基因过表达促进了H5N1病毒的复制,并减弱了A771726的抗病毒活性。这些结果表明A771726具有抑制JAK2活性的能力,并且抑制JAK活性与其抗流感病毒活性密切相关。
  2.姜烯酮A抗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活性研究
  JAK2在A型流感病毒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姜烯酮A(Gin A)作为一种生姜根部提取物,是JAK2和S6K1激酶的双酶抑制剂。为了研究姜烯酮A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及分子机制,通过体外试验发现姜烯酮A能显著降低A/mallard/Huadong/S/2005(H5N1)、A/PR/8/34(H1N1)和Ck/SH/F/98(H9N2)三种亚型的IAV在293T、MDCK、A549和DF-1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病毒滴度;同样地,体内试验进一步证明姜烯酮A可降低H5N1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中的病毒载量、改善小鼠体重减轻症状及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姜烯酮A抗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通过qPCR和Westernblot分析发现姜烯酮A降低了病毒基质蛋白(M1)的mRNA水平,降低病毒碱性聚合酶2(PB2)、NP和M1的蛋白表达水平。此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发现姜烯酮A能抑制病毒RNP聚合酶活性;以293T细胞为模型,发现JAK激酶特异性抑制剂(Rux)能有效抑制IAV复制,而S6K1特异性抑制剂PF-4708671对病毒复制没有影响。Rux和姜烯酮A均可以抑制JAK2自磷酸化和它的底物STAT3磷酸化。通过细胞转染试验,结果显示JAK2过表达促进H5N1病毒的复制,并减弱了姜烯酮A介导的抗病毒活性。综上所述,生姜提取物姜烯酮A通过抑制JAK2活性来抑制IAV复制,提示姜烯酮A可能成为一个具有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潜力。
  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研究两种JAK家族激酶抑制剂,验证了JAK在流感病毒复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证实JAK是一个重要的抗流感病毒的分子靶标。另外,本研究进一步阐明A771726抗病毒的药物机理,表明A771726通过抑制JAK酪氨酸激酶活性来发挥其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与其抑制单核苷酸合成以及抑制S6K1激酶活性无关。最后,明确姜烯酮为生姜中的一个有效抗病毒活性的成份,并阐明姜烯酮通过抑制JAK激酶而不是S6K1激酶活性发挥其抗病毒活性。
  来氟米特是一种临床上已经使用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且已有临床数据显示来氟米特具有抗CMV和BK病毒的疗效。姜烯酮来源于食材,预期副作用较低。鉴于此,我们预期这两种候选药物有望通过“老药新用”的绿色通道,快速进入临床试验,并用于治疗流感以及其它病毒性疾病如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
其他文献
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因为高吸收系数、低缺陷态密度、长载流子传输距离和易于制备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光电器件,成为近年来材料领域关注的热点。在太阳能电池领域,钙钛矿电池在10年内取得了25.2%的认证效率,达到了与硅基、碲化镉、铜铟镓硒等传统光伏相媲美的性能,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发光二极管领域,其外量子效率已经超过20%,同样具有相当的应用潜力。另外,在光电探测器,激光器以及晶体管
学位
越南吸引外国投资的30年重要成就是在被美国包围、禁运,社会经济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那时候越南严重依赖外国援助,通货膨胀率飙升3位数,工业生产、农业停滞,粮食和消费品严重短缺。1986年第六届党代会提出了革新(Doi Moi)政策,建立了多元商品经济并打开了大门。越南国会于1987年底颁布了《越南外国投资法》。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标志着越南党和国家对外国投资的看法和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学位
生物成像是一种能在分子水平对生物组织形态、生物过程进行监测、可视化检测生物分子以及表征生命活动等的重要技术。近些年,科学家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成像方式以及设计合成新型分子传感器方面。在诸多生物成像技术中,荧光传感法因具有响应速度快、组织损伤小、灵敏度高等优点、且适用于高通量筛选应用,并可以提供有关定位和定量的准确信息等,已成为研究生物系统最先进的手段之一。因此,依据功能要求,进行具有不同化学组成和材
学位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纤维材料的加工技术,所制备的纤维直径在纳米至亚微米之间,具有良好的连通性、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在生物医学、催化、过滤以及光电器件等众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静电纺丝技术所制备的纤维是随机的无序排列,导致所制备的纤维支架孔径较小,难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对孔径的需求。因此,制备形貌以及结构可控的纤维支架非常必要。静电直写技术是在传统静电纺丝的基础上减小
学位
目前,细菌耐药性的蔓延已经威胁全人类的健康,新抗生素的开发迫在眉睫,近些年天然产物的重复分离促使科学家将目光关注于之前研究过的抗生素,开发识别新靶标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氨酰tRNA合成酶(aaRS)催化特定氨基酸连接到相应的tRNA分子上,它普遍分布于生物体细胞中,但不同物种间该酶系具有较大的进化差异,同一物种相对保守,tRNA合成酶是抗生素开发的一个理想靶标,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学位
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手术治疗,局部放射治疗和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手段是目前无法替代的临床治疗手段,彼此都存在着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例如,化疗药物普遍存在溶解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细胞毒性高,副反应严重导致无法提升用药剂量等缺点,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作为消灭局部肿瘤组织的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同时会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伤害,为了推动肿瘤治疗领域的前进与发展,我们需要在其他领域中寻求方法来解决目
学位
目的:1.观察吡非尼酮预防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效果。2.探讨吡非尼酮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调亡的影响。3.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吡非尼酮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分子机制。方法:1.建立硬膜粘连大鼠模型,分为不同处理组(吡非尼酮10 mg/ml组、40mg/ml组、80 mg/ml组及对照组)。4周后行大体观察、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组织学观察、细胞计数和胶原密度观察,评估吡非尼酮对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效
学位
目的:地塞米松(Dex)诱导人成骨细胞的凋亡和死亡。micro RNA-7(mi R-7)是靶向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EGFR)的micro RNA。本论文研究目的是检测mi R-7在Dex处理的人成骨细胞中的潜在作用及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Dex处理人成骨细胞(OB-6和h FOB1.19细胞系)和原代人成骨细胞,通过慢病毒包裹的反义mi R-7/antagomi R-7(“LV-ant
学位
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的不断提升,中西药联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风险未知。现有针对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研究,关于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的研究相对独立,未能形成有效关联。如仅从药物-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干扰因素众多,会出现归因不清的情况;仅从药物-内在机制研究,来自实验室的数据难以直接助力临床决策。如何整合资源,建立可关联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的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是目前亟待进行的工作。目的:
学位
研究背景: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系统性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介导。根据地理位置不同,银屑病在全球患病率为0.09%到11.4%不等。欧美地区人群患病率较高,而亚洲、非洲地区人群患病率较低。中国银屑病患病率大约为0.47%。该病严重影响皮肤外观,可出现剧烈瘙痒症状,累及关节,增加高血压、肥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同时,由于病因不明、疾病难以根治和病情反复,给患者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