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背景下的建筑界面形态解析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s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加大步伐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审美需求,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影响社会的同时对建筑领域也带来了巨大影响,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观念赋予了建筑崭新的面貌。本论文基于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对技术进步背景下的建筑界面形态进行解析,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建筑技术的历史演进和建筑界面形态的历史演变进行系统考察,深入剖析了建筑与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指出技术在建筑的不同发展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总结了每个时期建筑界面的特有形态和相应特点,进而阐述了技术进步背景下建筑三要素的两点逻辑关系:辨证统一、相互共轭。通过对建筑界面形态和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发现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并且成为建筑的目的而非手段。20世纪末,现代建筑再次走向多元之路,进入一个“变幻莫测、离散多变”的年代,未来不明朗的现状使笔者不得不对建筑界面的创作进行深刻反思。然后运用宏观思考和微观分析的方法,科学地构建起技术思维下建筑界面形态的理论研究框架,从界面形态的三次信息(形、质、场)是如何被技术所影响进行层层解析。其一,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计算机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形态变得不拘一格、自由多变;其二,随着材料技术的与时俱进和建造技术的突破创新,建筑界面在表皮化趋势下的肌理效果越来越丰富,且呈现出生态化、智能化和透明化的趋势;其三,建筑展示技术美学最新趋势的同时,还应追求高质量、高审美、高情感的场所精神。以上研究除了对建筑界面形态进行了科学的理论分析,还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必要的论证。结论部分,笔者对上述研究过程归纳反思,提出了两点思考:低技术还是高技术,新技术应如何走向适宜技术。最后,对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指出其在技术意识、技术应用以及技术思维上的不足,进而就技术影响下的我国建筑创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12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奥美拉唑不同剂量,将其分为观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1994年起我国相继出台了有关公车使用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一些地方政府也先后进行了公车改革试点。但在这20年中,三次
CpG基序是以未甲基化CpG为核心的的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及动物具有强烈的免疫刺激功能。CpGDNA可以直接激活抗原递呈细胞,诱导其产生IL-12、TNF—α等Th1型细胞因子;还可以间接
JAK STAT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机制比其激活机制更为复杂。CIS家族的负调控作用 ,酪氨酸磷酸酶的参与 ,STATs的丝氨酸磷酸化 ,STATs与受体的降解 ,天然无活性STATs蛋白的生成
<正>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抗原提呈过程涉及从抗原被提呈细胞摄取并消化成免疫原性肽,以MHC肽复合物的形式呈现于细胞表面,通过TCR激活T细胞,直至触发免疫应答反应的复杂过程。本文综述了抗原提呈的总过程,MHC、肽、
单链抗即众所周知的单链可变区片段是将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以一个弹性连接肽连接成为一个单个的多肽,它们较好地保持原代抗的亲合和特异性,是一种新的基因治疗的手段。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主要依赖其中的CTL,CTL籍助其表面特异的抗原受体识别由MHC-I类分子递呈的内源性抗原肽。本文讨论了激活CTL的两种主要杀伤机制:颗粒胞吐(包括穿孔素和粒酶的释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