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Ⅵ)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jlz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核工业的发展,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研究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的迁移扩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土壤放射性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以江西某铀尾矿库周边稻田表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斯托克斯和连续提取法分离出土壤胶体和无机胶体,并结合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表征(XRD)等表征技术,分析土壤样品的形貌、结构及物质组成;通过批实验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土壤各组分对铀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通过比浊法研究土壤胶体在不同pH、离子强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移动性;通过研究土壤不同组分对多种共存离子的竞争吸附,分析其在土壤表面的吸附机理;研究不同溶液对土壤—铀的解析性能,分析在土壤溶液理化性质发生改变时,土壤中铀的浓度变化;同时,通过动态土柱淋滤实验和Geostudio软件数值模拟,分析了在非饱和土壤中,铀分别在基质流和优先流作用下的迁移扩散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和表征分析表明,稻田土壤为偏酸性粉质粘土,有机质含量为32.91g/kg,土壤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和Fe2O3,矿物成分主要以石英和高岭石形式存在。
  (2)静态批实验结果表明,pH值、初始铀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土壤组分吸附铀均有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土壤、土壤胶体和矿质胶体对铀的吸附率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76.67%、83.03%、48.87%和8.53mg/g、9.24mg/g、5.43mg/g。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属于不均匀表面的单层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样品对铀的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熵增反应。
  (3)共存离子的竞争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各组分对铀、钍和铅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土壤及各组分对铀、钍和铅的活性吸附位点并不一致,且共存离子可以促进无机胶体对铀的吸附,吸附性能提高了10%左右。
  (4)入渗水溶液对土壤胶体和无机胶体的稳定性和可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入渗水的pH对土壤胶体和无机胶体的稳定性和可移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pH的升高,胶体的稳定性在逐渐升高,可移动性也在逐渐升高。不同离子和离子浓度对土壤胶体和无机胶体的稳定性和可移动性也有着一定的影响,NaCl和CaCl2溶液的影响都是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胶体的稳定性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下降的趋势。
  (5)不同解析剂对胶体—铀复合物的解析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各解析剂对土壤、土壤胶体和无机胶体中铀的解析具有相同的趋势,解析效果强弱分别为无机酸、有机酸、碳酸钠和去离子水。其中无机胶体—铀复合物最容易被解析出来,表明无机胶体与铀形成的复合物最不稳定。
  (6)动态淋滤实验表明,非饱和土壤对铀的饱和吸附容量是一定的,吸附容量为2.1mg/g左右。不同入渗水对土壤中铀的解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基质流中,土壤胶体和矿质胶体溶液可以提高土壤中铀的解析效果,是水溶液解析效果的1.63倍。优先流作用下,土壤胶体溶液对土壤中铀的解析率比基质流中的提高了10%左右。
  (7)运用Geostudio模拟仿真软件,模拟分析基质流和优先流作用下土壤中铀的迁移扩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优先流作用下,土壤中铀的迁移扩散强于基质流作用下的迁移扩散。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轴流泵装置进水池中易发生有害漩涡的问题,采用V3V体三维激光流速测试系统对轴流泵装置喇叭管下方附底漩涡从初生到消失演化全过程的流速场进行测量,同时采用VOF法对进水池内漩涡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附底漩涡演化过程中附底漩涡的动力学特性。对进水池内有无漩涡时轴流泵装置不同断面位置进行压力脉动实验测量。探究附底漩涡诱导的压力脉动特性,建立了附底漩涡诱导压力脉动数学模型。提出采用流体体积分数显示涡
学位
学位
纳米TiO2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半导体材料之一,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化学稳定性、紫外光屏蔽性和生物无毒性等性能,在废水处理、光分解水产氢气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TiO2带隙较宽,只能被紫外光(λ<387 nm)激发,不能充分利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从而降低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为了改善TiO2对可见光的光响应作用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本论文通过对TiO2纳米材料进行
学位
天然染料来源广泛,绿色环保,是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染料,天然染料色光柔和,深受大众喜爱,但由于天然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较小,各项牢度相对合成染料较低,限制的天然染料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更多更好的织物服用性能的需求,解决天然染料色牢度问题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把茶多酚天然染料溶液放在不同的曝晒时长、温度、pH、金属离子、不同浓度氧化剂、不同浓度还原剂中进行实验,测定染液处理前后紫
学位
用于涂料印花的聚丙烯酸酯(PA)粘合剂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成本低、粘接力强、耐候性好,在染整行业被广泛使用。然而,同时它还具有“热粘”和“冷脆”以及透湿性差等缺点,这会影响涂料印花织物的色牢度和手感等。水性聚氨酯(PU)乳液具有柔韧性好、粘性好等优点,将其引入到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可以使得复合乳液同时兼具两组分的不同优良特性。为了进一步促进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二者的有机结合,本课题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核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工业废水污染和石油及其衍生物污染越来越受到更多关注。工业废水的污染物中存在大量的有害物质,具有抗降解、毒性高和难处理等特点,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生物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环境友好的生物质吸附材料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世界含量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具有来源广泛、廉价经济和活性位点丰富等特点,本研究通过改性制备纸基吸附材料和木质素基吸附材料,在工业污
学位
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因其比传统材料有更优良的性能,逐渐应用在航空、船舶等工程领域;同时夹芯结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轻量化设计效果。本文将碳纤维和夹芯结构的优良特性相结合,设计制备了碳纤维复合材料Y型夹芯结构,并对该结构在高应变率下压缩力学性能和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  首先,采用热压一体化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Y型夹芯结构,对碳纤维复合材料Y型夹芯结构试件在不同的冲击压缩
船舶撞击桥梁的可能性随着修建桥梁数目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大。夹层结构因其质轻且耐撞性良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防撞工程中。X型夹层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夹层结构形式,有必要对该夹层结构形式在冲击载荷下的吸能特性和失效模式进行研究。本文将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结合的方法研究X型夹层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同时设计出X型夹层结构防撞设施并研究分析了防撞设施的耐撞性。  首先参照现有的冲击试验装置并结合所具备的试
水下爆炸产生的高强度冲击波加载是舰船遭受的主要威胁,由于强流固耦合效应,水下爆炸载荷下结构的响应过程比空中爆炸复杂得多。舰船遭受水下爆炸载荷时,不仅要考虑初始冲击波的加载,由于局部空化溃灭引起的二次加载是造成结构局部毁伤的重要原因而同样需要重点关注。研究水下爆炸作用下流固耦合作用以及结构响应对舰船防护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开展了水下爆炸冲击加载下引起的流固耦合及对应的
学位
飞行器以高超声速飞行时,会面临极其严重的气动加热与气动阻力问题,前者影响飞行器的结构安全,后者影响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因此有必要对高速飞行器采取防热减阻措施。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头部气动加热最为严重的情况,本文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头部钝头体采用主动式气膜冷却的热防护系统进行研究,利用商业软件FLUENT对带有热防护系统的钝头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热防护系统冷却机理及冷却效果影响因素,以期获得合理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