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垄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ntuan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的马铃薯平均单产低于西方国家及我国中南部地区,这与黑龙江地区适于马铃薯生长的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极不适应,改变栽培措施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以国外引进的炸条专用加工型品种RussetBurbank(麻皮布尔班克)为试验材料,研究大垄栽培(垄距85cm)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黑龙江地区传统的小垄(65cm)栽培方式为对照,在黑龙江省的呼兰、双城、闫家岗三个地区进行多点试验。 对三个地区两种栽培方式下影响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土壤环境条件,如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养分及与产量有关的植株根系发育,叶面积形成和干物质积累等过程进行比较,对产量、商品薯产量、大中薯率、生理性病害、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进行了差异比较,结果表明: 1.采用大垄栽培马铃薯,可显著提高产量。呼兰、双城和闫家岗三个地区大垄栽培的产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小垄,三个地区产量分别增加19.53%、24.63和26.04%。大中薯率分别增加9.84%、8.52%和12.61%,商品薯率分别增加了15.52%、21.4%和22.37%。同时单株结薯数增多,株高、主茎数和茎粗都有所增加。 2.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表明,采用大垄栽培相对于小垄对照可降低土壤容重,起到了疏松土壤的作用,能调节土壤中的三相比,使气液两相增加,总孔隙度增加,增大了土壤的透气性。可显著提高结薯区的土壤含水量,使从块茎形成期至成熟期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增加,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频率小,稳定。大垄与小垄相比明显降低了块茎形成期至成熟期的土壤温度。大垄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温度受环境的影响程度小,高温干旱与低温湿润交替的程度小。由于改善了土壤的水、气状况,加强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了养分的释放,提高了土壤中K、N、P等速效养分的含量。 大垄栽培改善了土壤的耕层结构,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可为下一季作物提高了良好的茬口。 3.采用大垄栽培可使马铃薯的生理病害,如由二次生长引起的畸形、裂沟块茎的减少。避免了由此引起的淀粉含量的下降,使淀粉含量显著增加、还原糖含量明显降低。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都得到了提高。 4.大垄栽培优化了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了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同时形成强大的光合器官,为产量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全世界大约有20%的可耕地受盐渍化影响,土壤中过多的盐份不仅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盐胁迫中度敏感。耐盐水稻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可以有效利用盐碱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 太湖流域地方粳稻品种中蕴藏着丰富的优异种质资源,以往的鉴定表明韭菜青具有很强的耐盐能力,在0.5%的NaCl浓度胁迫下可以抽穗结实。为了发掘和利用韭菜青的耐盐基因,研
本研究是对转ipt-bar基因水稻植株(粳稻鄂宜105简称EYl15)与蜀恢725和蜀恢527杂交的后代(BC_1、BC_2、F_2、F_3、BC_1F_2)进行遗传表达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转ipt基因植株的回交一代群体中表现为1:1的分离。对不同的回交二代群体中也表现出1:1的分离。因此在回交世代中ipt基因表现为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在ey105×蜀恢725的F_2群体和ey105×蜀恢5
本研究以我国18个温带普通玉米自交系、6个QPM自交系和22个引自CIMMYT的亚热带QPM自交系为材料,分别按6×12和3×22NCⅡ遗传交配设计,在两年、两地4个生态环境下,安排2组试验,系统研究温带普通玉米、QPM和亚热带QPM自交系之间的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同时试探用SSR分子标记对46个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分析我国普通玉米自交系与QPM自交系之间的遗传关系。初步结果...
本文结合一起母差保护区外误动事故,对电流互感器抗饱和能力及饱和特点进行了阐述,进而对母差保护抗CT饱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防止CT饱和的解决措施.
BS型光温敏核雄性不育小麦由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用于两系杂交制种。异地分期播种试验是基于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以及同一点不同季节光、温等生态条件有差异而提出的,此差异将影响不育系的育性和生育进程。本研究旨在探讨优异BS型雄性不育小麦BS366和BS400在北京市顺义区、安徽省阜南县、云南省丽江市三地不同播期下幼穗分化和育性的规律以及光温对它们的影响,以期确定其适宜播期、适宜繁殖区和制种区
果棉间作已成为近年来新疆南疆地区农业生产的的主要种植模式。果树对棉花遮荫比较严重,且果棉间作下棉花贪青晚熟现象严重,霜前花率低,直接影响产量的形成。明确遮荫条件下合理氮肥运筹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中棉所4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遮荫条件下,氮肥前移与棉花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关系的变化,阐明了氮肥前移对遮荫棉花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油料作物,也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棉花黄萎病1935年在中国发现后,已蔓延到主栽植棉区,不仅严重影响皮棉产量,而且降低纤维品质等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本实验选用五个不同地理来源(广西品种、海南品种、非洲品种、缅甸品种和印度本地品种)木豆品种和三个ICRISAT杂交木豆品种(ICPH8、ICPL87091、ICPL87119)作为供试材料。一方面,测定了不同品种的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和丙二醛含量,同时还进行了一年的田间指标的调查;另一方面,本实验分别采用了形态标记、过氧化物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对八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
该文通过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新育成的几个自交系的产量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配合力效应、遗传参数和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筛选出了品质优良、产量配合力高的新选自交系
马铃薯对盐分较敏感,盐害对产量影响极大,选育耐盐品种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盐碱地上的马铃薯产量。但由于普通栽培种遗传基础狭窄,在此基础上选育新品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马铃薯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是从起源于南美的马铃薯安第斯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 ssp. andigena),经人工轮回混合选择而创造的马铃薯新的类群,遗传变异基础丰富,是改良现有栽培种的重要遗传资源。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