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酮聚肽杂合类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装配线上的结构修饰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51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有很多属于聚酮(Polyketides,PKs)、非核糖体肽(或称聚肽,Noribosomal Peptides,NRPs)或聚酮-聚肽杂合类(PK-NRPhybrids)化合物,如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和抗癌药物埃博霉素等。这些化合物骨架的生物合成大多以一个或多个酶组成的多模块装配线为模板,指导分子骨架的线性聚合:每个模块负责一个特异单体的组装,最终按序延伸的线性中间体从装配线上释放下来,作为进一步修饰的生物合成前体。在这样的机制下,骨架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线上和线下各种修饰的不同。本文选择了两条极具代表性的PK-NRP装配线作为对象,对其装配线上的修饰机制开展了研究。  一联吡啶类抗生素核心骨架生物合成机制研究  青蓝霉素(Caerulomycins,CAEs)和克里斯霉素(Collismycins,COLs)均具有类似的联吡啶核心骨架,两者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A环5位:COLs都有含硫基团的取代而CAEs没有取代。前期工作通过基因功能分析推测这两个联吡啶核心骨架是由一对组织结构完全相同的PK-NRP杂合装配线所合成。因此,该装配线至少有两个方面体现了特殊的线上修饰:产物是罕见的联吡啶全芳香骨架,而非常见的线形或大环结构;完全相同组织结构的装配线合成了两种不同的核心骨架,脱离了经典装配线合成中产物与模块一一对应原则。针对该装配线特性我们展开了本文第一部分的研究。  在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首先我们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喂养推测的标记前体,明确了联吡啶骨架各原子的前体来源;同时通过基因敲除,确定了联吡啶骨架生物合成与编码装配线蛋白的基因的相关性。然后,对两种核心骨架生物合成进行了体外重构,确定了其生物合成所有必需的因子。最后,我们以体外重构体系为平台开展了机制研究,确定核心骨架在装配线上的形成时间和两种核心骨架的差异性来源。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确定了两个结构类似的联吡啶核心骨架B环来自赖氨酸转化的吡啶甲酸, A环来自一分子的乙酸单元和一分子的半胱氨酸。这些底物在一条由Cae/ColA1,Cae/ColA2和CaeA3/ColA3组成的4模块的PK-NRP杂合装配线为模板下进行组装,当组装进行到第三模块时,装配线上环化功能域Cy、未知功能的Ct功能域和一个外来氧化还原蛋白Cae/ColB1的修饰作用使本为链状的中间体环化、重排为全芳香的联吡啶。装配线上最后一个模块的NRP合酶催化的“隐藏的”亮氨酸组装则可能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间接参与了在第三模块上的反应并带来了底物的差异性,该模块作用后,带有亮氨酸残基的核心骨架从线上释放并立即由后修饰酶对该亮氨酸残基水解切除。二大环类免疫抑制剂萨菲菌素生物合成中起始单元的上载机制研究  免疫抑制剂萨菲菌素(Sanglifehrin,SFs)是典型的由PK-NRP杂合装配线合成的大环产物。该装配线的起始模块仅由一个独立的载体蛋白构成,并且基因簇中也没有发现任何已有报道的离线上载机制的相关基因,因此我们推测其起始单元乙基丙二酸单酰胺的上载是采用了全新的机制。针对这种新颖的起始模块修饰方式开展了本文第二部分的研究。  在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负责起始单元上载的基因。然后,我们表达了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并成功完成了体外的起始单元上载测试。最后,我们使用体外的起始单元上载测试体系,对该过程的底物容忍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确定了SFs的PK-NRP杂合装配线采用了一种新颖起始模块上载机制:起始底物首先通过自酰化作用上载到一个独立的载体蛋白,再由一个KSⅢ蛋白催化底物向装配线上的转移。该KSⅢ蛋白对底物结构变化容忍性较大,但唯独对末端未酰胺化的非成熟底物不具有转移活性。因此,我们推测SFs的装配线使用这种起始单元的上载机制保证了相关底物修饰的彻底性,避免了最后副产物的产生。实验结果也为相关类似产物的组合生物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该论文研究了给电子试剂对BuSnO-BuPO缩合物催化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定向聚合反应的影响和端羟基聚四呋喃增韧的DGEBA/DDS/BuSnO-BuPO缩合物体系.BuSnO-BuPO缩合物可用于催化
有机小分子种类多、易修饰,且分子间弱的相互作用力使有机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因此,近年来对有机纳米材料的研究日益增长。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超薄二维(2D)、超细
杂环烯酮缩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由它们可以很方便地得到的化合物,药物筛选表明,某些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理活性.因此,对其结构进行修饰,进而改变其理论性质
该文道德在文献总结部分对国内外高速涂布胶乳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以及羧基丁苯胶乳合成中的主单体,关键助剂的作用用量进行了综述.实验部分列出了聚合基础配方及性能测试方法和
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构建C-C键的方法。传统的偶联反应主要有Stille偶联反应、Negishi偶联反应、Suzuki偶联反应、Heck偶联反应和
本论文针对天然产物合成中构建四元环的难点问题,采用计算量子化学的手段研究了离子自由基[2+2]环加成反应、过渡金属镍催化的[2+2]环加成反应和有机催化的[2+2]环加成反应的
近年来,基于π-共轭有机小分子的光功能材料在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场效应晶体管(OFET)、有机太阳能电池(OPVC)、有机激光、生物荧光传感等诸多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稀土离子之间的交叉驰豫能量传递在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发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如何调控稀土离子之间的交叉驰豫能量传递过程仍然是大家面临一重大难题。在本论
该文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宽微孔晶体的表征领域,将一些新光的表征技术用于沸石分子筛的结构测定及合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在此主要将紫外共振喇曼光谱学技术用于沸石分子筛领
该文通过对文献发表的各种液体内压模型的评价,发展了一个可靠的预测液体内压的基团贡献法,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溶解度参数体系.这个体系不同于传统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