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金融安全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1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外交实践,中国对外经济活动内容日益丰富,领域不断拓展,手段趋于多元,层次更加清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来重要。由此,一个迫切的命题也摆在了理论工作者的面前,即如何更深入地认识国际经济、金融活动背后的政治因素,特别是国际金融寡头的存在现状、行为逻辑和未来发展,以及我们对此应当准备的战略性对策。运用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理论对于研究这一问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这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政治、经济问题的天才结合。这对于摆脱纯经济研究的狭隘视角,建立统一的、立体的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理论下的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理论视角出发,选取了国外、国内有代表性的事件,对国际金融资本危害他国金融安全的历史进行研究。同时,结合现阶段的经济形势与主要特征,为我国抵御国际金融霸权的扩张,维护自身金融安全提出战略对策。
其他文献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日本的民族主义出现了抬头的倾向。另一方面,民族主义的升温也导致近些年日本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持续紧张、波动频繁,成为东亚国际关系的一个不稳定因
罗尔斯认为人权的角色是政治性的,既是对国际宽容进行规定也是设定限制,满足其核心人权列表的社会可以免于来自其他国家正当的外部强制干涉。而侵犯人权的社会并不属于国家容忍
控制测量中进行水平角测量时,涉及到观测与计算环节中的各项限差问题,作者发现其中有些限差规范中没有规定,或规定有误。该文运用误差传播律对此进行了严密的理论推导,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获得相应结论(补充缺失的限差要求,修正欠妥的限差规定),对水平角的野外测量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作为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种手段或制度,是一国用来对在特定时间内、特定条件下、特定问题上的重大利益或根本利益予以维护或保证的工具,是国家在通过冲突规范调
本文对毛泽东外交观的形成过程及价值进行系统研究,以毛泽东一生的经历为考察和研究对象,按照毛泽东外交观的孕育和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和形成体系四个阶段系统梳理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的学风建设和理论创新工作,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党的学风建设理论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党的学风建设需要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党的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后一度成为了中俄关系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然而,学界往往把研究对象集中在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方面,并未重视以中国国
在大地电磁法探测覆盖层的过程中,资料解释时确定哪条电阻率等值线代表基岩顶界面往往凭经验。作者对以往资料的统计后发现,可以通过覆盖层与基岩电阻率的比值,确定基岩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