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气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及耐药机理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ob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是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是引起鱼类暴发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气单胞菌也能导致人类细菌性败血症、脑膜炎和肠炎腹泻,是人、畜及水生动物共患的条件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是该属的代表种,另外还经常分离到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等。近年来,气单胞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而且产生多重耐药菌株,给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造成了巨大困难,同时对水生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和耐药机理进行研究有助于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方法:  1.用16sDNA通用引物,对浙江、江苏等地区分离的细菌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鉴定。  2.采用药敏纸片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1)的耐药性和敏感性评判方法,测定细菌药敏情况,分析菌株的耐药情况。  3.基因分型:通过细菌全基因组RAPD-SCAR标记,对42株致病气单胞菌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寻找特异性分子标记,用于分析不同地域的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的基因型。  4.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  (1)耐药决定区碱基突变:对筛选的耐药菌株和体外诱导耐药菌株的gyrA和parC基因耐药决定区进行测定,观察耐药菌株是否存在碱基突变。  (2)检测质粒介导的qnr基因:分别对qnrA、qnrB、qnrC、qnrD和qnrS耐药基因进行检测,以恩诺沙星耐药菌株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观察耐药菌株是否携带qnr耐药基因。将携带有qnr基因的耐药质粒导入DH5a中,观察质粒导入前后DH5a菌株对恩诺沙星敏感程度的变化。  (3)主动外排泵机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耐药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加入前后耐药菌株对恩诺沙星类药物MIC的变化,检测是否存在主动外排泵耐药机制。同时检测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外排泵基因qepA、oqxA和mdfA,分析基因的携带是否和外排泵实验结果一致。  (4)外膜蛋白(0MP):通过SDS-PAGE方法,观察ATCC7966与体外诱导恩诺沙星耐药菌株ATCC7966-QR外膜蛋白的差异。  5.氟苯尼考药物耐药机制  (1)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耐药泵抑制剂CCCP加入前后,氟苯尼考耐药气单胞菌株对氟苯尼考药物MIC的变化,检测是否存在主动外排泵耐药机制。  (2)通过PCR扩增,对气单胞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oR进行检测。  结果:  1、药敏结果  39.1%(9/23)的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其中55.6%(5/9)对恩诺沙星耐药;73.3%(11/15)的维氏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其中45.5%(5/11)对恩诺沙星耐药;4株温和气单胞菌中有2株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这两株均对恩诺沙星敏感。  2、基因分型结果  对300条RAPD引物进行筛选,选取10条引物进行特异性扩增,引物S30扩增得到耐喹诺酮类特异性条带,条带大小分别为1.2kb、1kb和900bp左右。并对引物S30扩增得到的特异性DNA条带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引物,并成功的转化了一条喹诺酮类药物的SCAR标记。  3、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结果  (1)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AH4、AH7、AH19和AH20同时存在gyrA(Ser-83-Ile)与parC(Ser-87-Ile)基因双突变,AH6仅gyrA(Ser-83-Ile)基因发生突变,体外诱导耐药菌株gvrA(Ser-83-Val)和arC(Ser-87-Ile)也均发生基因突变;维氏气单胞菌AV10、AV11、AV13、AV15同时存在gyrA(Ser-83-Ile或Val)和parC(Ser-87-Ile)基因双突变,AV14仅parC(Ser-87-Ile)基因发生。  (2)10株恩诺沙星耐药菌株(5株嗜水气单胞菌和5株维氏气单胞菌)均携带质粒介导的qnrS基因,但不携带qnrA、qnrB、qnrC、qnrD基因。  (3)5株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均不携带外排泵基因qepA、oqxA和mdfA,但其中有1株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AH19的MIC可被外排泵抑制剂CCCP逆转;5株维氏气单胞菌耐药菌株中有4株AV10、AV11、AV13和AV15的MIC可被外排泵抑制剂CCCP逆转,但在这5株耐药菌株未检测到外排泵基因qepA、oqxA和mdfA。  (4) ATCC7966-QR和ATCC7966比较,发现在40Kda左右缺失了一条外膜蛋白。  4、甲砜霉素类药物耐药机制结果  (1)42株气单胞菌菌株中,仅有1株嗜水气单胞菌和4株维氏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药物耐药,5株耐药气单胞菌的MIC均可被外排泵抑制剂CCCP逆转。  (2)5株耐氟苯尼考菌株,仅有2株维氏气单胞菌携带有floR基因。  结论:  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特异的基因,可以用来作为气单胞菌耐喹诺酮药物的的分子标记,进而可以建立气单胞菌耐喹诺酮药物快速分子鉴定方法。  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和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qnrS的存在是本研究中涉及的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主要作用机制,主动外排泵机制存在于个别嗜水气单胞菌,但在维氏气单胞菌中较普遍存在。  氟苯尼考类药物主要耐药机制为主动外排泵机制,floR基因只存在个别菌株中,没有广泛存在于气单胞菌中。
其他文献
太阳能是一种储量巨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也是今后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太阳电池是直接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是光伏系统的核心,其产量也得到快速发展。
小麦纹枯病是由丝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作为小麦病害之一,目前对小麦生产逐渐构成严重威胁。有关小麦纹枯病抗性遗传和分子标记的研究报道很少,难以满足小麦纹枯病抗病育种的需要。开展有关纹枯病的抗性遗传和分子标记研究将对该病害的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利用一套植物数量性状QTL体系检测的遗传实验方法,分析了AR_Z×扬麦158 F_6代RILs纹枯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并以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小麦抗纹枯
局部放电是引起电力变压器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当前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情况,对局部放电产生机理和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局部
阿特拉津是一种三嗪类除草剂,用于阔叶类杂草的防除,其生物毒性来自于其分子中的一个氯原子.阿特拉津降解途径中第一个酶为阿特拉津氯水解酶(AtzA),其用途是催化阿特拉津水解
从天然产物中筛选低毒、高效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已成为当今抗氧化剂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以斑褐孔菌(Fomitiporia punctata(P.Karst.) Murrill)子实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多糖分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作物。提高单产的同时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和品质一直是当代油菜育种的核心目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常规育种创造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种皮薄、纤维素含低的黄籽油菜品系(种)是当前油菜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的研究表明,在其种皮色素形成的多个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步骤
利用瑞士乳杆菌来源的N-脱氧核糖转移酶Ⅱ(Lh.NDT)催化合成2-脱氧胞苷的反应,建立高通量筛选突变体方法,利用微量滴定板分析快速便捷,显色反应灵敏度高,可以准确区分失活,活
在大功率长距离输电等方面直流输电有着交流输电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而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合成电场、离子流等。在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研究中,需要对地面合成电场进行有效的测量,进而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或评估线路环境是否满足要求。由于传统的测量仪器造价高,本文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套低成本的地面合成电场测量系统。基于将地面合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自适应的偏振控制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器件。对于传输速率40Gb/s以上的光纤通信系统,由偏振引起的相关损害越来越敏感,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已经成为了光纤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对船舰表面涂覆材料的研究开发越加重视,作为核心技术之一的吸波涂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聚合物吸波材料,本论文对应用于船舰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