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处理中预臭氧化代替预氯化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和水质要求的提高,尤其是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发现,使得传统的常规处理工艺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寻找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水处理新工艺已迫在眉睫.该研究以黄浦江上游水源为原水,采用运行水量各为1m<3>/h的两套中等规模试验设备,进行了预臭氧化工艺和预氯化工艺平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预臭氧化工艺对锰、色度、嗅味、COD<,Mn>、UV<,254>的去除效果均明显优于预氯化工艺;(2)预臭氧化工艺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当臭氧投加量为1.2~1.3mg/L时,预臭氧化工艺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76.9%;(3)预臭氧化工艺对浑浊度、铁均有很高的去除率,其出水中浑浊度、铁含量均略低于预氯化工艺,且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预臭氧化工艺对浑浊度、铁的去除率并不相应增加;(4)预臭氧化并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其对氨氮的去除率仅为7.8%~15.3%,比预氯化工艺低6%~14%.在对比试验阶段,预氯化工艺加氯量按生产实验数据基本固定不变,预臭氧化工艺分别取臭氧投加量为0.6mg/L、1.1mg/L、1.6mg/L、2.0mg/L、3.0mg/L五个工况,每个工况稳定运行1~2周,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预臭氧化工艺的净水效果,并对此作纵横向分析,综合考虑各指标和经济因素,采取权重打分的评价方式,得出臭氧的最佳投量为1.23mg/L.最佳工况运行期间,还测定了两工艺各取样点出水中的TOC、AOC、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消毒副产物和臭氧副产物溴酸盐的含量,并进行了致癌风险性分析和Ames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预臭氧化改变了水中有机物的特性,将一些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易被微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加强了水中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有利于后续处理工艺去除,但是预臭氧化工艺对有机物总量的降低不多,对TOC的去除率仅为32%,与预氯化工艺接近,预臭氧化工艺出水生物稳定性差,AOC均明显大于预氯化工艺;(2)预臭氧化工艺能有效去除四氯化碳、三卤甲烷及其前驱物和卤乙酸,预氯化工艺远不可及;(3)预臭氧化工艺出水的致癌风险性和致突变活性均明显小于预氯化工艺的出水;(4)预臭氧化工艺应用于黄浦江水源不会产生溴酸盐副产物.在整理大量试验数据和查阅许多中外文献的基础上,作者还认真分析探讨了臭氧的净水机理.
其他文献
该论文针对目前地铁车站箱形结构进行结构设计时,采用平面简化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通用分析计算软件,通过建立车站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地铁车
土钉支护作为一种新的挡土技术,因其经济可靠且施工简便快捷,已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但目前土钉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仍不够完善,对其可靠性的研究也很不足。 本文
龙门吊是船厂起吊货物所必需的生产设备,然而一般的龙门吊体积和重量都非常大,龙门吊的安装需要专门的大型提升支架,所以必须提出一套合理的大型提升支架分析和设计思路.为了
该文进行了碳纤维布加固受弯构件的疲劳试验.疲劳试件共有4块,按两种不同应力水平分为两组,每组包含一块未加固的对比构件和一块发生疲劳损伤后再进行加固的构件.试验中对构
筒体结构作为建筑结构的一种形式,因其可以提供灵活的大空间、结构受力合理而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出现将高层建筑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桩筏基础同时具有桩基础和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涌水问题已经成为铁路、公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地质灾害现象。涌水问题不仅影响着隧道的正常施工,还关乎着隧道建成之后运营的安
摘 要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学的基因遗传机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这两种遗传方式,本文首次提出
当前,北京市面临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为了保证首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污水资源化成为促进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城市污水资源化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
随着现代战争不断向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过去那种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筑的防护结构,由于其修筑缓慢,已经逐渐不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而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装配式防护结构,因其易
交错桁架结构是六十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主要应用于钢结构体系,在国外应用相当广泛,但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还是空白.交错桁架体系是一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