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医学上诊断脑病不可缺少的高级成像设备,近几年被逐渐引入动物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缺血性脑卒中,也称脑梗死,随着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宠物临床上小动物被诊断患有缺血性脑梗死的病例也随之增多。目前国内兽医领域鲜有小动物脑梗死MRI影像特征的研究,本研究建立兔脑梗死疾病模型,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系统获得多个序列图像,为科研和兽医临床提供更多急性期脑梗死的神经学评分、组织病理学和MRI影像学参考。试验一:通过尸体解剖和磁共振成像系统扫描获得兔颅脑精细结构解剖图谱和磁共振图谱,为小动物颅脑疾病的科研和诊疗提供以兔作为试验动物模型的相关的颅脑磁共振解剖资料。本研究使用丙泊酚和异氟烷对5只22.5 kg的健康新西兰白兔进行麻醉,采用1.5 T超导磁共振系统和人用头部线圈对兔脑行常规横断面和矢状面扫描,获得T2WI、T1WI、FLAIR和DWI序列的图像,然后将兔安乐死并取脑切片,获得断层切片后数码相机拍照。本研究通过脑切片和磁共振影像观察,识别并标记出额叶、颞叶、海马、垂体、胼胝体等近50个结构,为使用兔作为实验动物以研究小动物脑部疾病提供磁共振影像学参考,同时为后续的兔脑梗死试验提供正常颅脑对比影像。试验二:建立兔缺血性脑梗死动物模型,观察急性期缺血性梗死灶在MRI图像上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变化。将21只4~5月龄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和试验组(18只),采集兔动脉血制成1 00~240μm2大小血栓颗粒保存待用。颈腹侧正中切开,于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叉处结扎颈外动脉,在颈总动脉置入22G动静脉留置针并与肌肉皮肤固定。待兔苏醒后3 h,取8 mg干燥血栓颗粒溶于1 mL生理盐水中,从留置针注入兔颈内动脉中建立脑梗死模型,在注射血栓颗粒后3h、6h、12h、24h、48h、72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以及MRI常规序列(T2WI、T1WI和FLAIR)和DWI扫描。在以上不同时间点从试验组取兔脑做TTC和HE染色,观察不同时相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试验组16只兔建模成功,主要出现头部倾斜、转圈、眼球震颤和瘫痪等神经学症状。梗死灶经TTC染色呈白色。从缺血后3h至72h,梗死灶在DWI图像上呈明显高信号,在ADC图像上呈明显低信号。在缺血后6h以内,梗死灶在T2W和FLAIR图像上轻度增高或无明显异常,在T1W图像上无明显异常。结论:MRI对于诊断急性期(72h以内)缺血性脑梗死具有重要价值,DWI可在缺血发生3 h内显示梗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