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理论和耗散理论的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资源型地区一直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找寻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但资源型地区普遍的问题是科技水平不高、自然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已达到环境承载能力的上限、地区产业类型偏向资源型产业、社会中一些发展理念甚至与绿色发展理念相违背,因此,资源型地区的绿色发展之路充满挑战。新形势下,如何破解资源型地区的不可持续性,补齐资源型地区发展的短板,充分发挥资源型地区优势,是资源型地区得以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实现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建立全面的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对资源型地区的实时监测和客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汇总学者们对资源型地区和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本文选用熵值法计算出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指标的权重。对资源型地区的概念进行界定,选取了8个中部资源型地区,包括:河南、江西、湖北、山西、内蒙古、吉林、湖南、黑龙江,7个西部资源型地区,包括:甘肃、广西、新疆、陕西、贵州、宁夏、甘肃和山东、辽宁、海南3个东部资源型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对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阐述,绿色发展的研究主要从政策支持力度、经济增长绿化度、环境承载能力三方面进行研究;(2)参考总结国内外绿色发展相关的指标体系,分析资源型省份的统计指标,本文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政府政策支持度三方面着手,构建了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6个二级指标和26个具体指标;(3)选取了2008-2015年资源型省份绿色发展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定量对绿色发展指数进行计算,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并对数据比较分析,深入分析资源型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制约绿色发展的原因;(4)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进行定性分析,指出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通过有效减缓熵增速度,控制正熵源,积极引入科学创新技术、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负熵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以期加快提升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成效。新常态下,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先后问题,完成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实质上是把握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绿色的生活、生产方式,最终走向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8个资源型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且东部资源型地区的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资源型地区;东西部资源型地区的内部差距大于中部地区,西部资源型地区的绿色发展过程中差距缩小明显,东部资源型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中,政府政策支持度的指标权重占比第一,其次是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标权重排名第三。因此,转变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快、更好的实现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需要国家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省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优化本省产业结构升级、探索适合本省绿色发展的差异化之路。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双工况离心式冷水机组压缩机的设计,主要包括串联式两级压缩机之间的匹配方案及压缩机叶轮的设计与优化。通过此设计,可提高机组的整体压比,使得机组能实现热
1311号强台风“尤特”登陆后给广东带来持续性大范围强降水,对流降水特征显著.分析了“尤特”影响期间大尺度环流背景,重点讨论了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大气层结问题.发现低
通过二维波浪水槽物模试验,在考虑消浪室相对宽度、相对水深、相对波高、开孔率对反射系数的影响基础上,针对明基床开孔沉箱的工程应用,引入相对基床高度新的影响因素,通过控
2012年我省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汪洋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主题主线",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趋势,建立新机制,增创新优势,落实"十二五"重大项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2000—2010年华南部分站点的海平面气压资料,分析了第14届亚洲帆船锦标赛期间(2010年3月21~29日)一次弱冷空气补充影响过程。结果表明,该次过程预报失误,主要是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加密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的1°×1。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6月12日热带气旋减弱远离后广东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
近日,第五届(2014)"好事中"城市俱乐部国际帆船赛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举行。本次比赛采用航线赛和长距离赛两种竞赛模式,共设FE-26级、Soto27级、博纳多First 40级、飞虎FT10
综述了近几年兴起的改良小口径人造血管临床应用效果的几种常见的方法,并指出了小口径人造血管将来的发展方向.
生命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兴起不久,还有待强化重视并大力发展的研究领域。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整个民族,触及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带给我们太多的生命体验,进一步唤醒了民族的生命意识,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