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与研究 ——以景德镇制瓷技术为例

来源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y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陶瓷技术作为传统手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展示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工程。作为展示主体的博物馆受教育服务功能驱使,逐渐将“非遗”的保护和展示工作纳入到职能领域之内,这给博物馆的展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通过重新构建展览形式和内容,在满足陶瓷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文化育人的作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些博物馆的“特色”展陈大体还是遵循着普适性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未能在实践中将其细化并执行,使得目前古陶瓷工艺在博物馆中的展示内容不够全面,形式也比较单一,未能达到应有水准,成为比较难以策划的一类展览,亟需在展陈内容和形式设计过程中引入新变量,构建展陈的不可替代性。本文以古陶瓷技术在陶瓷类博物馆的展示为切入点。首先,通过调查和分析国内各地区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探究其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古陶瓷技术的动态演绎进程,得出一些陶瓷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凝练成展陈的逻辑主线;再者,以景德镇为例,探讨陶瓷类展陈的时间线性和技术逻辑的兼容性如何达成。本文研究的角度和研究对象较为新颖,且实操性较高,可以给予同类展陈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公元十三至十五世纪,正是元末明初鼎盛时期,明代瓷器青花彩釉装饰绘画艺术由从开元青花时期转向明清彩瓷转变的非常时期,这期间主要作品涉及元代的青花,明代永乐时期、宣德时期以及明代中后期的正德期间青花彩瓷装饰绘画艺术。元早在唐代,青花就是以先于伊斯兰时期各国的青花陶器而逐渐发展和形成并传播起来,由于国内外青花陶器艺术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促使其逐步发展形成了当时中国的青花陶器艺术发展的一个总体重要的趋势,在
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PPI一旦发生异常,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准确地识别蛋白质相互作用,不仅能从分子水平上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而且对疾病机制的探究和治疗设计非常有用。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发展的高通量技术已经验证了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数据,然而,这些生物实验成本高且耗时,并且具有有限覆盖率和高假阳性,人们开始发展计算方法来进行对PPI的有效预测。本文围绕基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