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四倍体长穗偃麦草4E/4D代换系鉴定及特异分子标记开发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53119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AABBDD)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随着条锈病和白粉病生理小种变异,原有抗病品种逐渐失去抗性。因此,亟需挖掘新的抗病基因以及创制新的抗病品种。四倍体长穗偃麦草(Lophopyrum elongatum(Host)á.L?ve.,2n=4x=28,EEEE)具有许多优良的农艺性状,适应性强,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有较好的抗性,如干旱、低温、盐碱以及小麦病害(如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外源物种。本研究利用硬粒小麦-四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8801(2n=6x=42,AABBEE)为亲本,与四川小麦品种蜀麦482和蜀麦51杂交、自交,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杂交后代中选育出小麦-四倍体长穗偃麦草代换系K16-730-3。对K16-730-3及其亲本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并评价其农艺性状。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开发四倍体长穗偃麦草4E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对K16-730-3/蜀麦482 F2群体进行苗期条锈病和白粉病鉴定,选取四倍体长穗偃麦草4E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对群体进行PCR扩增,验证特异分子标记的有效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GISH和FISH结果表明,K16-730-3有42条染色体,普通小麦的一对4D染色体被四倍体长穗偃麦草的一对4E染色体替换,是一个4E/4D染色体代换系。2、苗期和成株期抗病鉴定结果表明,蜀麦482和蜀麦51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为高感,8801和K16-730-3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为高抗。3、农艺性状考察发现K16-730-3的分蘖数与8801相似,株高、小穗数和穗粒数显著高于小麦亲本。4、GBS测序获得327条四倍体长穗偃麦草4E染色体的特异序列,设计了157对引物并进行PCR扩增,获得了74对四倍体长穗偃麦草4E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分子标记开发成功率达47.13%。在15个小麦近缘物种中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3对四倍体长穗偃麦草4E染色体特异且稳定的分子标记,3对长穗偃麦草E基因组特异标记。5、K16-730-3/蜀麦482 F2群体植株对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感比例分别符合3:1分离规律,特异分子标记能够准确追踪普通小麦背景下携带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四倍体长穗偃麦草4E染色体。
其他文献
未减数配子介导的基因组加倍被认为是多倍体自然形成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典型的异源六倍体作物,定位和解析小麦未减数配子形成的基因和作用机制十分重要。同时,未减数配子也是加倍单倍体育种的现实需求。本研究通过55K SNP芯片对两个通过“四倍体杂交,再与节节麦测交构建的加倍单倍体群体”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以测交F1自交结实率为表型,试图定位四倍体小麦中参与控制未减数配子形成的QTL位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学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全世界近40%人口的主食。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决定了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粒重是直接影响小麦单产的重要性状,而籽粒灌浆速率(grain filling rate,GFR)是影响粒重的重要方面,挖掘小麦GFR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以H461分别和川农16(CN16)、川麦107(CM107)
学位
燕麦属(Avena L)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早熟禾亚科(Pooideae),燕麦族(Aveneae),全世界约30个种,包含A、B、C、D 4种基因组,共有AA、CC、AABB、CCCC、AACC/CCDD、AACCDD 6种基因组组成,其染色体基数为7。燕麦基因组庞大复杂,种间关系不清晰,各染色体间同源关系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在燕麦基因组中大量分布的重复序列作为探针,筛选在燕麦
学位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开展,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导主体的理念,以此实现全员性、过程连贯性、全方位性的育人教育。对此,本文以全方位育人理念为指导,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效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以期能够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提供有力帮助。
期刊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f.sp.tritici Erikss.,(Pst)]引起的世界性重大病害。我国是世界上小麦条锈病最大的流行区,每次大流行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措施。小麦野生近缘种是小麦抗病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的四倍体祖先种,携带丰富的抗病基因
学位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盲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立足盲校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盲校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茎基腐病(Fusarium crown rot,FCR)自发现以来一直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土传病害。该病害在我国又属于新发病害,近年来在多个小麦主产省份日益蔓延,危害不断加重,迫切需要研究者加强抗源筛选和抗病基因挖掘工作来提高主栽品种抗病性。小麦地方品种作为一级种质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抗病基因资源,合理利用这些材料
学位
淀粉是小麦籽粒的主要储藏物质,由25-35%的直链淀粉和65-75%的支链淀粉组成。淀粉的合成是在一系列淀粉合成相关酶的作用下完成的,其中waxy基因是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在本研究组前期研究中,将筛选到的缺失不同Wx蛋白的四倍体小麦突变体进行杂交,获得四种含不同Wx蛋白组成的株系。本研究拟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株系:Wx-a B(Wx-A亚基缺失),Wx-Ab(Wx-B亚基缺失)和Wx-ab(Wx-
学位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优质、机械化的生产目标一直受到病虫害的制约。2021年,预计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全国发生面积14.28亿亩次,其中稻瘟病发生面积6500万亩次。抗性品种的选育是稻瘟病害流行时减少产量损失的有效策略,研究发掘与稻瘟病抗性有关的基因对于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植物中,糖类化合物不能独立的跨生物膜系统进行运输,需要相应的糖转运蛋白协助。前人对STP
学位
本研究以来自世界各地的包含113份地方品种和87份育成品种的燕麦自然群体为材料,在2019年温江、2020年温江和2020年崇州三个种植点调查了株高、穗长、主穗小穗数、轮层数四个农艺性状以及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两个品质性状,并分析了该群体在这6个性状上的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在对该群体进行GBS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进行SNP标记挖掘和遗传结构分析,并结合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