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MD电力谐波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ly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以及各种电力电子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使用,由此引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受到广泛地关注。这些非线性负载与设备运行使得电力系统受到谐波污染加重,准确地测量出谐波分量并对这些谐波分量进行处理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1、对传统的几种谐波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同时介绍近些年兴起的变分模态分解信号处理方法与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考虑到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将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引入到谐波检测领域中。2、介绍VMD算法基本理论与信号处理流程,并与经验模态分解(EMD)算法共同处理同一仿真信号,仿真结果表明VMD算法能够有效避免EMD算法存在的模态混叠与虚假分量问题,为后续章节提供理论指导。3、针对EMD谐波去噪算法在降噪过程中存在有效信息丢失与降噪处理用时较长问题,提出VMD-SVD谐波降噪算法进行降噪处理。通过与EMD去噪算法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可知:VMD-SVD去噪效果优于EMD去噪算法,且处理耗时有所降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VMD-SVD算法的有效性,能够保证含噪信号的准确检测。4、为进一步提升谐波参数检测精度,采用VMD算法进行频率检测,HT算法进行幅值检测,二者结合提出VMD-HT谐波参数检测模型。VMD算法频率检测前提是满足VMD算法最优K值分解,提出基于瞬时频率均值变化的K值选取方法。将EMD选择法、相关系数法、频谱选择法、瞬时频率均值法用于仿真信号VMD最优分解K值选取,通过四种方法对比表明:瞬时频率均值法能够简单快速的进行最优K值选取。针对HT幅值检测存在端点效应问题,在保证最优K值分解的前提下直接选取中间段数据进行幅值检测即可避免端点效应对检测的影响。在两种改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优化VMD-HT谐波参数检测算法(IVMD-HT),并采用SVD算法对含噪信号进行预去噪处理。仿真与实验数据验证SVD-IVMD-HT算法的有效性且检测精度也有较好提升。5、根据实际配电网信号,利用MATLAB平台构建三种谐波信号模型,分别采用两种算法进行处理,处理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能实现谐波信号参数检测,且SVD-IVMD-HT算法谐波检测精度高于VMD-SVD-Prony算法,但SVD-VMD-Prony算法处理信号所需时间远低于SVD-IVMD-HT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能实现复杂谐波信号参数检测,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谐波检测算法进行信号处理。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利用率明显提升。在此背景下,绿色防控技术和新型植保药械得到发展,而臭氧植保技术作为一种无污染、无药害、无残留的绿色防控技术,已在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控领域得到应用,背负式臭氧水喷雾器、固定式臭氧水制备设备等相关植保药械也得到研究与使用。其中,背负式臭氧水喷雾器受到重量的限制,不能配备高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导致臭氧水浓度低,影响病虫害防控效
现如今,无人机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动机又占据着重要地位,活塞式发动机因为功重比高、结构紧凑等优点能够满足无人机的需求。为了响应燃料一体化的号召,将活塞发动机的燃料换为RP-3煤油成为了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为了探究航空煤油活塞式发动机的性能,以一台四冲程航空煤油活塞式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试验台架,试验研究了发动机的负荷特性和速度特性,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发动机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以及能源需求的增加,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可再生能源整合进电网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目前,将风能和太阳能以微电网(Microgrid,MG)的形式整合进电网受到了广泛关注。MG不仅能够为当地用户提供不间断供电,而且可以为电力系统带来多重技术上益处,如降低网络损耗、提高电压质量,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然而,与传统的发电模式不同,MG中分布式电源(Dis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关注的问题仍然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面积仍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分布面积广,综合治理较为困难。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水土流失状况更加不容忽视。北京市主要的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论文依据北京土壤流失方程BJSLE(Beijing soil loss equation),结合RS(Remote sensing)、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
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CO2含量逐年增加,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近年来,CO2的减排和利用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可利用间歇性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等)为驱动力,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实现CO2的定向转化。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装置简单和选择性可控等优势,在环境和能源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效电催化剂的开发是CO2R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一种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孔隙率和多金属位点等优势,在吸附、催化、气体储存和分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ZIF-8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良好的水热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将ZIF-8作为制膜材料,具有MOF和膜的双重优势。目前,MOFs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原位合成法、二次晶种法、表面偶联剂法和同源金属诱导法等。特别是同源金属诱导法具
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无需稀土永磁材料,并且易于实现四象限运行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驱动电动叉车。然而,SRM严重的转矩脉动以及功率变换器单一的能量转换方式限制了其在电动叉车上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电动叉车用SRM驱动系统运行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和回收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实现能量灵活转换的新型集成式功率变换器设计方法。本方法
风力发电机组利用风电叶片将风能转为电能,是风力发电必不可少的设备。风电叶片作为重要组成部件之一,长期受到交变载荷的影响,最主要的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全尺寸疲劳加载试验是目前检测叶片抗疲劳性能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国内叶片制造厂商和检测机构基本采用摆锤共振型加载方法,该类方法实验装置结构相对简单,试验成本低,但激振装备的自重大,影响了测试精度。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力驱动的风电叶片疲劳加载新方法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燃油汽车趋势及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动力锂电池回收及二次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提出了多种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政策,未来新能源汽车中退役的三元锂离子电池若不能妥善拣选利用,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退役电池剩余容量仍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对其进行状态区间划分和梯次利用,对于提高其能效利用率、减缓退役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压力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不同容量的退役电池
冻融侵蚀是影响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高海拔、高纬度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环境恶劣,易发生冻融侵蚀,自然环境恶化,同时对铁路、公路、电网等建设及维护产生较大阻碍。“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区域状况不同,低纬度地区并不会发生冻融侵蚀,同时对整个经济带进行大尺度冻融侵蚀时空分析精确度不高。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三江源地区气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