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娜:一位孤寂的新女性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特.肖班的长篇小说《觉醒》于1899年出版后,因涉及女性自我意识及性意识觉醒等在当时传统价值观中很敏感的问题而遭到广泛的非议。半个世纪以后,评论界对肖班的作品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作为一位女性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和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随着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掀起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觉醒》的主题对于传统评论家来说是很敏感的,但它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故事的女主人公爱德娜是一位中产阶级妇女。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舒适,无须为收入和支出操心。结婚六年后,她开始思考她生存的意义和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她突然明白:她的生活无味、单调、没有色彩,她只不过是男性世界的一件附属品罢了。她反抗了,她想象鸟儿一样,飞越传统偏见的地平线。遗憾的是她的翅膀折断了,掉进了大海,为大海所吞没。爱德娜孤独地走向了死亡。但她的死是勇敢的,因为她是以“人”的身份,而不是以“女性”的身份去迎接死亡的。爱德娜的形象正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爱德娜是一位“孤寂”的女性。爱德娜生来似乎就是一个“孤寂”灵魂的化身,在茫茫宇宙之中寻觅白己的位置,挖掘自己生存的意义。爱德娜在她的周围没有同盟军,也几乎没人能理解她的孤寂。在整个故事中,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孤寂的灵魂。 肖班不仅运用人际关系给我们描述了一位孤寂的女性形象,还运用了女主人公周围的一些客观事物及和她息息相关的日常行为作为象征,进一步营造爱德娜的“孤寂”的生活氛围。爱德娜的“孤寂”可以说充满了故事的象征网络中。《觉醒》中的象征物可分为三大类:一,自然象征;二,人工象征;三,行为象征。 爱德娜常常处于“孤寂”的心态和人际关系当中,但这种“孤寂感”并没有被赋予多少感伤的情调。相反,正是在这种“孤寂”之中,她的自我意识才渐趋显形,并逐步明朗起来。在“孤寂”中,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孤寂”中,她意识到她以往之所以服从她的丈夫完全是出于象吃饭、走路、睡觉那样的习惯:在“孤寂”中,她感到从未拥有过的愉快和轻松,她可以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衣食起居;在“孤寂”中,她感到“眼汕的雾己渐渐敞厂,她认识到了由美丽和残酷相结合的生命的意义”。爱德娜在“孤寂”中思考,在“孤寂”中存在,在“孤寂”中觉醒。回此,一位新女性在“孤寂”中诞生。 爱德娜的觉醒的原因在故事中虽然显得有些不清晰,但我们经过细细探讨,还是能在文本的空白处和字里行问寻找到三条理由。一,世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为肖班和埃德娜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二,埃德娜的觉醒建立在作家个人女性意识觉醒的基础之上。三,男性对女性的宽容态度也同样为埃德娜的自我意识觉醒提供了部分有利条件。首先,埃德娜是一位受到一定人文主义教育的女性,而她所受教育的机会正源于男性对女性的宽容。其次,埃德娜的章年生活中埋减着她自我意识觉醒的基因。这一点,我们应归功于父亲对女儿的宽容态度或男性世界对于少女世界的宽容。另外,埃德娜的觉钳主要衣现在她寻找到自己心灵之爱和性爱意识的觉醒两段情节之中。这两段‘+;‘J节的几仰细节山应归功于男性对女忖的宽容。 。山h.”上;肌壮川仆利川主人公同旧的人际关系和铁征手法,成功地为又!l、I义‘?和川:?}义’了州坯了一位历史析型女性形象。、《觉啊》这邢关于女性j代【’1找1汹的小说,烂定了门班作为文学界妇义解放运动先驱的从删1。
其他文献
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明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国内英语教学的现状。第二部分对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意识理论进行了
叙述了DZR专利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的价值功能非常规增值(称知识产权理念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报道:在某市组织的一次全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检查活动中发现,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隐患较多,违规违章操作现象严重。在抽查的38个工地中,共下发了4份局部暂缓施工
期刊
期刊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录像机、电视、电话和电脑随之产生了,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图片,音频和三维物体也因此开始逐渐充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流
在工地上来回运料,还有农村人从水井和水窖取水、运水,多使用扁担(水挑子),或者是用一根棍,两人抬,显得十分笨重。现介绍一种滚轮水挑,能减轻这种笨重的体力劳动。一原材料1
5月30日,TU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以下简称TUV SUD)参加了由商务部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2京交会《中国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活动。活动期间,TUVSUD嵌入式系统负
回归是世界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可以追溯至中外文学的众多名作.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往往对进化论深信不疑,他们将对美好新世界的向往寄托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他们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