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2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波吸收材料是防治电磁波辐射污染的关键材料。水泥是当今建筑行业应用最大宗的基础材料,研发新型高性能水泥基吸波材料对于解决室内电磁波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以及拓宽其应用频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仍然存在材料微波吸收性能低、吸波带宽窄、密度大等共性问题。吸收剂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主导水泥基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关键参数,而吸收剂的组成、结构、粒度以及聚集状态等都对上述两个参数具有直接影响。特别地,水泥基复合材料内部的孔隙结构和吸收剂在基体中的分布状态将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因此,研究吸收剂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布状态及其特征,阐明吸收剂在材料中的电磁波损耗机理,对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以水泥为基体材料,通过添加石墨烯吸波剂和空心玻璃微珠,结合发泡造孔法制备水泥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微观结构表征手段和电磁、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对材料的微观组织、电磁波吸收性能及相关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分别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为基体,添加石墨烯作为吸波剂制备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在2~1 8GHz频率范围内的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硫铝酸盐水泥两种不同基体制得的复合材料其电磁波吸收性能接近,添加的石墨烯作为电导损耗型吸波剂,能够与入射电磁波的电场分量发生交互作用产生电导损耗进而改善材料的吸波性能。当石墨烯含量逐步增加时,在水泥基体中形成局部导电网络,入射电磁波在导电网络中形成电流,进而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同时石墨烯表面存在的偶极子与电磁波发生谐振,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而衰减。在石墨烯掺量为0~0.08wt.%范围内,提高石墨烯掺加量能够明显提升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当掺量达到0.06wt.%,材料厚度为20mm时,在4.7GHz处最大损耗为-36dB,反射损耗优于-5dB的吸收频带宽度达7.9GHz,此后进一步增加石墨烯掺量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改善则不再明显。相对于纯水泥平板,石墨烯的合理掺量为0.04wt.%~0.06wt.%,其匹配厚度为10mm~20mm。为了提高电磁波入射性能,在水泥基体中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做为透波剂,制备了玻璃微珠水泥基复合材料,结合石墨烯纳米片吸波剂的复合掺加,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在仅添加空心玻璃微珠的情况下,由于阻抗匹配的改善,电磁波在进入水泥基体后与其内部的磁性物质Fe2O3、水化产物相互作用而被吸收,使得吸波性能随着空心玻璃微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空心玻璃微珠掺加量为20vol.%和40vol.%时,在2~18GHz频率范围内可以达到-5dB的吸收,40vo1.%掺量的性能优于20vol.%。当玻璃微珠添加量提高到60vol.%时,吸波性能开始降低。在玻璃微珠掺量低于40vol.%的条件下,石墨烯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有显著影响。在玻璃微珠掺量10vol.%和20vol.%、石墨烯掺量为0.1kg/m3时,反射损耗优于-7dB的带宽为7GHz左右;当玻璃微珠掺量40vol.%和60vol.%、石墨烯掺量掺量为0.3kg/m3的情况下,反射损耗优于-7dB的带宽为10GHz。石墨烯/玻璃微珠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的最佳匹配厚度为10~20mm。最后,为进一步提高水泥基吸波材料的性能,探索了泡沫装载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并研究了新型泡沫水泥基多孔材料的阻抗匹配性能及吸波特性。结果表明,泡沫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随气孔率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当气孔率为52.1%时,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佳的吸波性能,在8~18GHz频率范围内可以达到-10dB的吸收。气孔率高于46%时,材料在2~18GHz频段内优于-10dB的吸收带宽超过13GHz。当气孔率增加至57.8%时,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开始下降。研究表明,泡沫水泥基复合多孔材料的厚度对电磁波吸收性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复合材料厚度在10~40mm范围时,其吸波性能随其厚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厚度为40mm时,在2~18GHz频率范围内可实现优于-7dB的有效吸收带宽,即全频段吸收率在80%以上。与传统吸波材料相比,气孔的引入使得输入波阻抗与自由空间波阻抗实现了更好的匹配。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吸波性能两方面因素,20mm是泡沫水泥基多孔材料的合理厚度。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泡沫装载石墨烯的方法可以调节泡沫水泥基复合多孔材料与自由空间阻抗匹配性能,石墨烯能够提高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耗散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复合材料在2~18GHz频率范围内吸波性能。对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随着材料中孔隙率的增大其力学性能明显降低;掺加石墨烯后,其抗压强度有所增加,提高约2.6%。石墨烯水泥复合材料标准养护28天的抗压强度达到5.3MPa,因建筑吸波材料多用作装饰装修的表面材料,其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实用的强度要求。
其他文献
对地球和月球的地球动力学理解主要取决于地球物理数据,以了解形成其外层的形成过程。尽管有公认的研究地球和月球的方法,但对部分区域而言仍缺少必要的的地球物理约束。例如,由于无法到达和经济原因,在某些地区安装地震仪的困难,使得地震台网难以完全覆盖地球。对月球存在同样对情况,1960年代阿波罗任务仅在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内获得了可用的数据。尽管世界某些地区密集的地震网络数量有所增加,但非洲,中国大陆部分区域和
文本在人类已产生的数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从文本中自动发现知识是一个有着长久历史的经典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的进步,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成为文本知识挖掘的主流。但是,已有模型通常只能表达数据的部分结构特征,缺乏捕获复杂场景下文本数据特征的能力。目前的文本挖掘模型与现实世界的文本挖掘任务之间仍然存在着差距。本文聚焦于多层次、动态、多源、异构等复杂场景下的文本挖掘任务。与传统的仅针对文本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撕裂模不稳定性(Tearing mode instability)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宏观磁流体(Magnetohydrodynamics,MHD)不稳定性。它可以破坏径向嵌套的环形平衡磁面从而形成螺旋磁岛,降低实验中粒子和能量的约束效果,甚至直接导致等离子体大破裂(Major disruption)。大破裂将严重损坏实验装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磁岛内的压强剖面展平引起的自
团簇是介于微观原子、分子和宏观凝聚态之间的物质结构新层次,广泛存在于催化、晶体生长、光学和磁学器件、团簇自组装材料、环境与能源等诸多物理化学现象和过程中。团簇性质随所含原子数目和结构形状发生显著变化,其演化规律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广泛关注。对于多组分团簇,原子的位置序列与固相中的排布差异很大,团簇科学在发展理想新型材料中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实验上很难确定团簇的精确结构,所以理论上发展具有预测能力的计
现代医学影像学为人类防治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层出不穷的医学成像技术为生物组织的影像学描述提供了新的工具,其在临床诊断、外科手术、放射治疗、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成像机理的限制,各医学成像设备得到的医学影像均还存在某些不足,例如:影像空间分辨率不高,影像结构信息欠缺,影像代谢信息不足,或者影像需要多模态融合才能满足复杂疾病的精确评估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为发
为打造文化旅游景区、宣传曹溪文化广场的文化特色,大南华项目施工完成了独具特色的菩提叶大门雕塑。本文主要介绍菩提叶大门雕塑的施工过程,包括对雕塑安装及其龙骨变形控制、油漆喷涂、雕塑照明等相关施工技术的阐述。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表明:该施工技术可保证雕塑施工的精准度,能达到雕塑设计要求的艺术效果,并达到了景观效果及文化品位提升的目的,可为同类型雕塑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射频感性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源因具有密度高、装置结构简单以及均匀性良好等优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芯片刻蚀、中性束注入以及材料处理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为了满足大尺寸芯片加工的要求,等离子体放电腔室大小不断增大,ICP源面临大面积、高密度以及良好的均匀性很难同时实现的难题,如何在大面积尺寸的基础上获取高密度且空间分布均匀的等离子体已经
二氧化锡(SnO2)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对空气和热稳定,不溶于水,难溶于酸碱,尤其是其折射率达到2.00,且本身为白色,是构筑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结构色材料的理想原料。但与其他无机氧化物一样,SnO2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刚性结构导致脆性大、难以通过晶格参数的改变实现外界刺激响应,且非相干光散射作用的增强导致其结构色的颜色饱和度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聚苯乙烯(PS)微球蛋白石光子晶体为模板,在构建孔径
太阳能光伏和光热技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近年来,光伏光热(PVT)热泵技术取得了相比于其他太阳能利用技术更卓越的研究成果,该技术集成了光伏发电技术和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技术,其显著特点在于能够同时产生电力和热能,相比于其他常规太阳能能源系统形式,PVT热泵技术在制备热水、提升光伏发电效率以及实现高效率的多能联产联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众所周知,一方面,建筑能耗在社会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