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城镇社区广场舞治理研究 ——以竹行街道下辖社区为例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on2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场舞是当下城镇社区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新建城镇社区不断增多,参加广场舞的城镇居民与日俱增。广场舞活动在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和冲突。如何对城镇社区广场舞实施有效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研究课题。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加强广场舞社区治理对于新建城镇社区广场舞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场舞和谐有序开展为目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运用社会治理等理论,通过个案,对新建城镇社区广场舞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研究结论:1、新建城镇社区要将广场舞治理纳入社区治理之中,通过广场舞治理来提升居民素质,使其尽快融入新的城镇社区生活环境。2、广场舞活动涉及城镇居民的民生,社区要为居民广场舞活动提供服务,将广场舞表演活动与法制宣传、道德教育相结合,发挥广场舞寓教于乐的治理作用,将社团建设作为提升广场舞爱好者文明素质和自律意识的治理途径,使新市民的文明程度与城镇生活要求相适应。3、新建城镇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广场舞场地设施需求与社区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数量上和结构上的不平衡。广场舞场地设施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使场地争夺和噪声扰民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4、广场舞爱好者多为老年妇女,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缺乏与城镇生活相适应的公共意识,广场舞队伍组织化程度不高,自治能力较弱,需要加以提升。5、新建城镇社区对广场舞的管理与服务稍显不足,有待加强。6、广场舞活动缺乏场地标准、场地管理制度,广场舞治理的相关法律制度缺乏协调与统一,执法部门之间分工与合作的职责有待明确。主要建议:1、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广场舞合作共治机制。2、针对新建城镇社区广场舞场地相对不足,要通过整合公共空间资源来增加场地供给。3、要引导广场舞爱好者使用室内舞蹈场地、闲置的地下车库等相对封闭场地和学校、公园、广场等距离居民楼较远的场地,借助科技手段,消除噪声污染,避免出现冲突。4、支持广场舞队伍进行注册或备案,提升其组织化程度,推动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民主协商制定广场舞公约,培养广场舞爱好者的公共意识,使新市民融入城镇社区生活环境,实现新建城镇社区广场舞和谐有序发展。5、社区加强广场舞治理体系和治理制度的建设,强化管理和服务工作责任,增强广场舞治理能力。6、要制定广场舞场地标准、场地管理制度,广场舞治理的相关法律制度要保持协调统一,执法部门之间要加强协同配合。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日渐激烈,高职院校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由于各种问题而导致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遭受损伤,比如焦虑、抑郁、偏执等,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体育干预方法结合科学合理的体育应用策略,可以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本文基于体育干预方法的应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合理的体育干预方法,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
万历《齐云山志》是徽州地区方志中难得一见的道教典籍,系明万历年间休宁知县鲁点编纂而成,丁以舒校正,全文共五卷,详细记录了齐云山道教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状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道教研究价值。该志分五卷详述齐云山川名胜、建置沿革、人物事迹、朝廷敕封、宗教活动等内容,是研究齐云道教文化的重要史料。明代既是齐云山道教最为鼎盛时期,又是修志活动最为频繁时期。齐云道教自唐起,开始有确切的记载。至宋,通过
ISBN-10:9811546835ISBN-13:978-9811546839Springer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223页关节镜是治疗关节内疾病的微创手术方法,同时也为关节外疾病及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提供先进理念。该书面向运动医学治疗师、矫形外科医师、专业训练顾问以及康复医师等临床从业人员,介绍关节镜技术及其应用,以及借助关节镜影像系统观察、修复和重建关节相关结构的内容。基于作者团队多年
期刊
碑刻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符号,是历史文化记录的重要载体,记载内容丰富,可补充正史或地方志书缺漏,具有较高的文献与学术价值。笔者通过田野调查,爬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了清代民国时期平塘地区碑刻102通。这102通内容丰富,包括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教育、民俗、交通建设、宗教文化、家族历史等内容,是研究清代民国时期平塘地区社会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原始史料。为此,笔者利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人类
表现主义绘画在西方艺术史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其艺术风格、形式语言在绘画史上的诸多艺术流派中是独树一帜的。表现主义绘画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创作思想和绘画形式语言中,在有限的历史进程中,表现主义仍然保留了艺术形象和自然形态的某些必然联系,仍具有形象的可辨识度,没有走向抽象的边缘,是一个具有“挣脱”与“保留”的特殊意义的风格流派。本文以此为着眼点,通过对表现主优秀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形式的分析比较,再结合
本文第一章是歌剧《沂蒙山》的基本情况介绍,主要是从歌剧的剧情介绍和词曲家生平创作历程等方面来叙述的。第二章是对女主角海棠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剧中选段《苍天把眼睁一睁》的音乐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要包括革命者形象,母亲形象,音乐特征包括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结构,伴奏织体,歌词内容等进行分析。第三章是笔者对作品的演唱心得处理的部分,通过对作品的气息处理、咬字,吐字、行腔与润腔的运用、情感处
从民族建筑学的视野来看,住居是复杂的文化要素集合体,一个区域的历史人文、民俗民风,在一定程度上能从当地的民居建筑上体现出来。承载着沧桑历史的民居是乡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而民居题材在中国绘画中还是一个新领域,但也为画家探索现代水墨画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从吴冠中的墨彩江南,陈辉的北京幻象到林容生的意趣家园等等,越来越多的画家将传统笔墨与现代性的语言探索紧密联系。地处中国西南的贵州,孕育着多民族的文
《苗族古歌》作为人类思想和活动的记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深入探究其内涵,为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建设性意义。以中国画形式去绘制苗族的著名神话故事《枫木歌》,是本课题创作的来源与思路。本文以节选《苗族古歌》中《枫木歌》章节为研究内容和创作思路,将《枫木歌》中的神话元素以中国画的语言形式来体现。把故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神话符号,用视觉语言来反映其典型的神话特点,再进行的创作。从现代中国
册亨县布依族转场舞起源于大寨村,经过传承、发展到现在,已有300多年历史,2014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传承和保护方面遇到了困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册亨县布依族转场舞的起源与变迁、转场舞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转场舞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布依族转场舞起源于册亨县大寨村,是大寨村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舞蹈,从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是一个种族和文化的“大熔炉”,音乐也如此。巴西音乐中的桑巴享誉全世界,但是巴西的音乐种类繁多、光彩夺目,不仅仅只有桑巴。巴西的音乐活跃于拉丁美洲和欧洲,在国内却对拉丁美洲的音乐的了解缺十分的匮乏。海特尔·维拉·罗伯斯(Heitor Villa-Lobos)作为巴西最具代表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表现出最纯正的巴西音乐。本文选用的是维拉·罗伯斯的钢琴组曲《西兰达》(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