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C汽油萃取蒸馏脱硫制取欧IV清洁汽油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heng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资源的绿色高效转化、石油基液体燃料的清洁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子水平炼油、原子经济化工”为目标的新理念不断推动着满足欧Ⅳ和欧Ⅴ排放标准的新型清洁汽油研究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基于轻质油品的分子管理理念,论文采用典型的化工过程强化方法--萃取蒸馏的手段,对FCC汽油脱硫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采用改进的Eliss汽液两相双循环蒸馏器对环丁砜,碳酸丙烯酯,N-甲酰吗啉,N-甲基吡咯烷酮等十三种溶剂进行筛选,测定汽油和溶剂的汽液平衡数据,计算出萃取蒸馏分离系数,确定出N-甲酰吗啉和碳酸丙烯酯为最佳的脱硫溶剂。随后,在连续萃取蒸馏塔上,分别对FCC汽油和两种溶剂进行工艺条件优化,N-甲酰吗啉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塔板数N=21块,溶剂和FCC汽油进料位置分别为:N=3,N=18,回流比R=I,剂油体积比S/F=0.7,塔釜温度T=160℃下塔顶精制油平均硫含量达26.03 mg·L-1,脱硫率达86.30%,收率达64.18v%。碳酸丙烯酯为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回流比R=1,剂油体积比S/F=1,塔釜温度T=150℃,精制油平均硫含量达29.43mg·L-1,氮含量1.31mg·L-1,脱硫率达84.47%,收率达63.18v%。两种方法均达到了欧Ⅳ清洁汽油硫含量排放标准,其中碳酸丙烯酯具有更好的脱氮效果。脉冲火焰光度检测(GC-PFPD)类型硫分布研究表明:两种溶剂都能有效脱除汽油中绝大部分硫化物,但对噻吩的选择性略低,N-甲酰吗啉和碳酸丙烯酯可分别将噻吩含量由63.17 mg·L-1降至29.14 mg·L-1和25.51mg·L-1。PONA分析表明:精制油有效地富集了原料油中的烯烃和异构烷烃,脱除了大部分芳烃,正构烷烃和环烷烃少量增加。   采用Aspen Plus中的RadFrac模块,按照实际汽油体系组成以碳酸丙烯酯为溶剂模拟了FCC汽油萃取蒸馏过程,考察了回流比,剂油比和塔板数等因素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并优化了萃取蒸馏的操作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回流比对噻吩具有显著的影响,剂油比影响较小。在塔板数N=30,回流比0.4,剂油比1时,塔顶精制油收率为57.27m%(体积收率61.95v%),硫含量为52.47μg·g-1,脱硫率达到89.72%,与萃取蒸馏塔实验数据结果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现今阶段,随着分支井钻井技术发展的迅速进步,使得分支井具有的巨大优势同益凸显,其在世界石油工业范围内的应用范围和程度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未来钻井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趋势
随着我国对航天产业的逐渐重视,高度集成的航天器已成为目前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航天领域中,除俄罗斯外谐波减速器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谐波减速器在特殊航天环境
流体的渗流速度超过达西公式所允许的最大临界渗流速度时,达西定律将不能准确的预测地下流体的渗流特征。流体的渗流速度受多因素控制,包括早期油气充注、优质的储层岩性、物
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是漏失多发区,且漏失后容易引发井涌、卡钻、井壁失稳以及地层伤害等一系列问题,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是扩大安全泥浆密度窗口、预防漏失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被人们广泛关注并在近几年获得了高速发展。作为风能开发的重要一环,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的研究一直是风电技术发展的关键,并因此带来了叶片结构的大改变,已经突破了传统翼型形状。本文针对马格努斯风力机柱状叶片设计了一套用于测试其气动性能的实验装置。传统翼型叶片的气动性能实验研究方法是通过在叶片表面开设测压孔来测试叶片表面的压强,而马格努斯风力机柱状叶片必须在风场中以一定转速进行
渤南洼陷砂砾岩油藏探明地质储量达到5000余万吨,预测储量达2.5亿吨。该油藏为砂砾沉积物滑塌再搬运而形成的近岸水下扇沉积,具有近物源、厚度大、储层相变快,岩性、渗透性变
随着国内外许多管道已经进入老龄期,如何科学合理地运营维护老龄管道、保证其服役质量以及如何制定老龄管道的废弃处理方法,已经成为管道运营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许多早
当今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向于多元化,由多元化展开各项分支与交叉,这其中较为明显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多元交叉.譬如说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交叉类型,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
文章针对潜山硬质灰岩可钻性差,研磨性强,PDC钻头磨损严重,侧钻分支水平井造斜难度大,轨迹精度要求高等具体问题,从研究潜山灰岩岩石力学特征入手,合理设计适合硬地层的PDC钻
本文在火烧油层国内外综合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火烧油层的开发机理、开发优势、开发特点及室内研究的主要成果、矿场先导试验的成败原因,展望了火烧油层的开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