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传播视域下主流媒体关于垃圾议题报道的话语变迁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david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其中,垃圾处理问题位列我国十大环境问题的第三位。伴随着社会对于垃圾问题的讨论热度的增加,关于垃圾议题的新闻报道也逐年增多,《人民日报》作为我国主流媒体的代表,其关于垃圾议题的话语变化反应了社会的认知变迁,因此相关研究理应得到重视。本研究立足环境传播的视角,基于费尔克拉夫的批判话语分析理论,以《人民日报》1978—2019年所有涉及“垃圾”议题的图文内容为研究对象,对42年来的1538篇报道进行历时性分析。本论文主体分为文本分析、话语实践、社会文化实践、社会认知转向四个部分,针对“《人民日报》作为我国主流媒体的代表40多年来如何报道垃圾议题、《人民日报》如何建构关于垃圾议题的话语、《人民日报》关于垃圾议题的话语变迁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认知转向”等问题进行展开。研究在文本分析层面,对报道文本的数量、版面、篇幅、倾向、体裁、信源六个方面进行整体趋势分析;在话语实践层面,对1538篇报道进行通读之后,总结归纳出“变废为宝”“危害灾难”“抵制倾倒”“科学处理”“焚烧填埋”“分类回收”“政策管理”七大报道主题并分析主题之间的竞争;在社会文化实践层面,通过划分“缺失—萌芽—发展—完善”四个历史脉络,分析了各个时期报道文本和社会文化实践之间的互动;最后,深入讨论了环境报道话语变迁背后的社会认知转向问题。经研究发现,话语变迁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社会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乃至社会主流认知的转向,而这种转向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媒介话语实践的深刻影响之中。
其他文献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主要任务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与学术研究的主次、两者之间的平衡以及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活动应属个人行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是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分析与评价,判定其经济合理性的一项工作。经济评价是政府投资项目可行研究报告的重要要组成部分。本论述以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麻当
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3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9天.……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皋兰县什川镇卫生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CMS已逐步演变为互联网的基础性系统。本论述主要介绍如何利用CMS建设丝路文化艺术VR视频平台,通过2D转3D视频的技术,创造有关丝路文化艺术VR内容,让用户
城市职能所涵盖的公领域的变迁,典型地反映了近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作为清政府的江南重镇以及民国时期的政治中心的南京,由于缺乏像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这样的强有力的社会
政策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中都存在着一些风险因素,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难以做到完全规避风险,而政策风险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负面效果,认真分析政策风险产生的原因,从系统管理、
吴贯因早年追随梁启超等进步党人,积极参与民初政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内阁制理论。他从维护“国权主义”和建设强有力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均衡行政和立法关系的内阁制设计,通过
在“经济人”范式上通过对个体动机的抽象而得到大众所接受的共同伦理和道德是困难的,是“阿罗不可能”在伦理学上的一个翻版;为约束经济人的“利己主义”行为动机的契约及其
随着3G时代的即将来临,手机功能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正冉冉升起。分析国外无线增值业务发展走势,研究增值业务营销核心理念问题,把以新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