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急性期血肿扩散速度与常见NCCT征象在预测脑血肿扩大中的比较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是一种常见的高死亡率的脑卒中类型,占其所有脑卒中的10%–15%[1]。其中,20%-40%的脑出血患者往往出现血肿体积增大;而脑血肿扩大是导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不良预后及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2]。因此,早期识别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预测血肿扩大的可能性成为临床针对脑出血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的关键。超急性期血肿扩散速度(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uHG)[3]、黑洞征[4]及混合密度征[5]均可独立预测早期血肿扩大。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预测血肿扩大的新型uHG诊断标准,并比较该新标准与黑洞征、混合密度征预测血肿扩大的能力,同时探讨uHG新标准与非增强CT征象结合能否提高血肿扩大的预测效能。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1月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sICH患者,搜集患者相应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发病6h内首次NCCT及72内复查NCCT)。通过手动绘制血肿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三维重建,准确计算血肿体积,并将复查血肿体积比首次血肿体积相对增加大于33%或绝对增加大于6mL定义为血肿扩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uHG预测血肿扩大发生的最佳截断值为6.46mL/h,并以此为标准将uHG分为两组,作为自变量纳入统计分析中。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n=186)和血肿未扩大组(n=834),对预测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取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子。计算并比较黑洞征、混合密度征、uHG>6.46mL/h及各征象之间并联或串联的组合预测血肿扩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其相应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根据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920例sICH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黑洞征131例(14.24%)、混合密度征163例(17.72%),uHG>6.46mL/h的患者共441例(47.93%),且三者在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大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dds ratio(OR)=1.80,P=0.00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OR=0.84,P<0.001),黑洞征(OR=2.41,P<0.001),混合密度征(OR=3.88,P<0.001),和uHG>6.46mL/h(OR=3.26,P<0.001)均为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黑洞征、混合密度征及uHG>6.46mL/h预测血肿扩大的灵敏度分别为24.19%、36.56%、70.43%;同时,三者的特异度分别为88.28%、87.06%、57.77%。uHG>6.46mL/h具有最大的AUC为0.641,而黑洞征的AUC最小为0.562。uHG>6.46mL/h或黑洞征(AUC=0.647)、uHG>6.46mL/h或混合密度征(AUC=0.643)的并联组合较单独征象预测血肿扩大的准确度增高,而且保持了较高的灵敏度(75.80%,76.34%)及特异度(53.68%,52.31%)。黑洞征及混合密度征在uHG>6.46mL/h时出现概率更高(P<0.001)。
  结论:
  本研究基于本中心较大的sICH患者数据库提出了uHG>6.46mL/h的预测血肿扩大新诊断标准,为sICH患者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获取的血肿扩大预测指标。uHG>6.46mL/h、黑洞征、混合密度征均为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子,uHG表现为较高的敏感度,在三者之中的预测准确度最高,而黑洞征及混合密度征表现为较高的特异度。uHG>6.46mL/h或NCCT征象的并联组合预测血肿扩大的效能最佳。此外,黑洞征与混合密度征的出现概率与uHG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上皮和间叶组织来源的乳腺叶状肿瘤,占乳腺肿瘤的1%不到,占所有纤维上皮肿瘤约2-3%,非常罕见。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其中,有35%-78%为良性叶状肿瘤,14%-35%为恶性叶状肿瘤,其余为交界性叶状瘤。手术切除是叶状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恶性叶状瘤的罕见性和较难的确诊方式,使得人们对它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尚存争议。本文旨在利用公共大数据库来分析不同手术
目的: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长,甲状腺癌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率占比最高,具体占甲状腺癌中的比例为80%~85%。尽管PTC患者的预后良好,但其广泛的流行率仍使得成千上万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PTC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和转移性,甚至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PT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面临的现实挑战有这么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避免高风险患者的漏诊,另
学位
目的: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6.8%。其中泌乳素腺瘤发病率位于功能性垂体腺瘤的首位,约占所有垂体腺瘤的40-66%。目前临床上治疗泌乳素腺瘤首选药物治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使大多数患者受益。然而,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约10-25%的泌乳素瘤患者仍存在肿瘤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本实验主要研究木香内酯(MCL)对泌乳素腺瘤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
自从2015年以来,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现已成为发病6h内的急性脑大动脉闭塞患者(Large Vessel Occlusion)最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取栓后血管开通可显著提升卒中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然而机械取栓患者术后一旦发生症状性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aemorrhage,SICH),则会大大影响
目的: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属于局部晚期NSCLC的一个亚组,是一组异质性很大的疾病,患者间的生存预后存在较大的差异。列线图是复杂数学公式的图形表示,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和医学的研究和临床诊疗,符合对综合生物学和临床预测模型的需求,并有助于个体化医疗的实现。既往的许多文献研究了可切除IIIA-N2期N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但针对新发布的第
期刊
目的: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是全球男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随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筛查的普及,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率有所提升,但前列腺癌仍是威胁男性生命的一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范围内肥胖患者的人数也逐渐增加。肥胖患者与正常体重者相比,人体中的脂肪组织相对较多。脂肪
学位
目的:  比较选择性减断流术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搜集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间在本院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保守治疗后,在本院择期行选择性减断流术24例(A组)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1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术前资料(一般资料、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胃镜检查等)、术中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由门静脉压)、术后资料(血
目的:免疫系统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伴有弥漫性脾脏密度减低与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长期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391名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资料。术前通过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方法获取胃癌患者的脾脏密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评估其与胃癌患者术后长期总体生存率的相关性。  结果:依据最优分层的方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