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房价持续升高,造成供求不平衡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 本文围绕“房地产业的现状及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对策分析”这一主线,借鉴了国内外关于房地产业的理论成果,采用逻辑分析为主,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形结合、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论述了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商品房购买者三者行为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且本文致力于在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商品房购买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传导机制方面有所突破。 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地方政府拥有的土地垄断供给权是我国出现高房价、高地价的两大基础之一,地方政府拥有的土地垄断供给权产生了地方政府的垄断土地供给和房地产商的垄断住房供给两个垄断;2、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是我国出现畸高房价的症结所在;3、我国面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出现高房价、高地价的又一基础;4、我国旺盛的房地产投资性需求应归因于土地财政;5、房地产商对住房供给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房地产商的垄断以及在实现垄断高价的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一步抬高了我国的房地产价格等。 最后,本文为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