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scratch教学设计与实施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银行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新的阶段,同时也体现信息技术覆盖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如今是否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成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计算思维成为了公民不可或缺的能力。然而,目前国内对计算思维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校计算机基础以及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中,对中小学计算思维方面的培养略显不足,也缺少相应的培养中小学计算思维的课程资源。中小学生计算思维的提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工科课程,这不仅为初高中的计算机相关课程打下了夯实的理论基础,还对职业发展道路上办公软件的使用或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学习都有不小的帮助。Scratch软件教学是培养中小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途径,将计算思维融入趣味性、娱乐性的游戏编程中,让中小学生在趣味游戏中学习编程的基础知识,同时锻炼其严谨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该理论认为,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对于符号、图形等具有一定的逻辑理解能力,因此Scratch编程模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仅适合他们学习,还能够发展他们的智力。另外由于Scratch软件是一个图形化界面软件,学生不必深入学习和记忆难懂的语句和语法,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修改代码,直接参与设计与创造,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一个简短的作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思维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对软件开发的兴趣,因此scratch编程软件在中小学中得到了老师和学生极大认可,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为了解决我国在中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方面仍有欠缺、相关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本文从多个方面为我国中小学生设计了一种适合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首先,本文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计算思维理论的文献资料,其次研究了用scratch编程软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来培养中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采用多种教学原则和实验方法,对中小学生开展提升计算思维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和教育实验法等多种方式对中小学生进行计算思维的测试,然后对学前测验和课程结束后的课堂测验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本文采取的在scratch编程软件基础上开发的计算思维课程教学设计对中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并且根据问卷显示,有学生还将其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这说明本文采用的以中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scratch教学设计与实施具有实用性。
其他文献
2006年6月,大学英语4级考试改革后首次以新题型的形式出现在考生面前。带着新四级考试效度如何的疑问,笔者以某综合性大学学生新四级考试的成绩为实验数据,按照Messick和LyleF.Ba
Chomsky的TG理论是当今语言学界最具影响、最为活跃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已有20余年的历史。本文拟对TG理论研究在中国由引进到创新这一历程作简要回顾,并
彩色图像增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图像处理技术。针对传统方法通常会导致增强后的图像出现色调变化与噪声放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彩色图像直方图均衡算法。首先,将彩色图像转
方法:本文通过对怀疑有中心型肺癌87例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液的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细胞学诊断符合率93.1%,诊断癌细胞敏感性92.4%,特异性及阳性预测率为100%,阴性预测
以聚乙二醇型温控两相酸性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研究乙酰乙酸乙(甲)酯和不同醇的酯交换反应。考察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较佳的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手指屈肌腱损伤的效果。方法:86例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优52例(60.47%),良20例(23.26%),中12例(13.95%),差2例(2.32%),优良率为83.73%。
我国农业的潜在危机表现在耕地锐减,人口增加,国土荒漠化步步迫近,农产品卖难。农业产业化障碍有传统性的农业观与不成熟的市场经济观混杂所形成的意识性障碍,脱胎于计划经济
目的 探讨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护生临床能力的影响,为推进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安徽省某高职院
协调教代会与党、政、工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代会要找准在高校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务中的位置,党委要高度重视教代会工作,学校行政领导要
本文应用NCEP FNL 1°×1°全球分析资料,选取了一次初生于青海东南部之后东移到四川中部并产生天气影响过程的高原切变线个例,结合常见的动力诊断量,并引用新型物理量—动能梯度,分析了此次高原切变线的结构特征。接着分析了高原切变线不同发展阶段的湿总能量、扰动动能和水汽的演变特征。最后,应用动能空间尺度分解方法对此次高原切变线过程进行了能量诊断分析,并根据扰动动能和平均动能的转换项初步讨论了背景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