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应激情境与社会价值取向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sh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各种应激情境如工作面试、公众演讲等。探讨应激情境下个体亲社会行为表现是当前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者认为,应激除了可能激发个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外,也可能引发个体的“照料与结盟”反应,即应激后通过积极的社会联系获得社会支持以缓解应激带来的紧张和焦虑,相应地会增加个体的亲社会行为。目前,研究者围绕着应激后个体的“照料与结盟”反应假设进行了诸多验证,但是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相一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不同研究所选取的应激任务与测量指标有关,也可能是应激后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受人格因素影响。社会价值取向作为个体社会交往过程中一种稳定的决策偏好,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但在不同的应激情境中社会价值取向是否能在应激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仍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分别考察心理及生理应激情境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在二者关系间可能起的调节作用。具体的,通过设置应激组以及无应激刺激的对照组(研究一:n=32名;研究二:n=38名),应激组被试完成研究一的特里尔社会应激任务(n=49名)和研究二的冷面测试(n=56名),以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SA)作为评估应激生理反应指标,以《状态焦虑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问卷上得分评估状态焦虑水平和正负性情绪的水平,以采用“三重对策矩阵”的方法测量个体的社会价值取向,亲社会行为的测量方式包括独裁者游戏和第三方惩罚任务。
  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应激情境下,个体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有所不同。在心理应激下,个体的RSA水平较基线时显著降低,状态焦虑水平和负性情绪水平显著上升;在生理应激下,个体的RSA水平较基线时显著升高,正性情绪水平显著降低。(2)在心理应激下,不同社会价值取向个体的RSA反应性并不相同,即亲社会型个体在演讲任务时的RSA水平较基线时显著降低,亲自我型个体在整个实验阶段的生理状态没有显著变化;而在生理应激下,亲社会型个体与亲自我型个体的RSA反应性没有显著差异。(3)心理应激组个体的亲社会行为(独裁者任务和第三方惩罚)都显著高于对应的控制组,应激组RSA反应性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生理应激组个体的亲社会行为(第三方惩罚)显著高于对应的控制组,应激组RSA反应性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两种应激情境下,社会价值取向在应激后的RSA反应性与亲社会行为间起调节作用,但调节的趋势有所不同。心理应激下,亲社会型个体的应激后的RSA反应性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但亲自我型个体应激后RSA反应性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生理应激下,亲社会型个体应激后的RSA反应性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亲自我型个体应激后的RSA反应性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综上,本研究发现,(1)个体在不同应激情境下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有所不同,且受个体自身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心理应激下,亲社会型个体出现迷走神经抑制,但亲自我型个体没有显著变化;亲社会型和亲自我型个体的状态焦虑和负性情绪都显著增强;在生理应激下,不论是亲社会型个体还是亲自我型个体都出现迷走神经增强,正性情绪减少。(2)急性心理和生理应激情境都会增加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且受个体自身社会价值取向的调节,虽然调节的趋势在两类情境下有所不同;即心理应激下,亲社会型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与亲社会行为无关,但亲自我型个体在急性心理应激下会增加其亲社会行为倾向;在生理应激下,亲社会型个体在急性生理应激下会减少其亲社会行为倾向,但亲自我型个体会增加其亲社会行为倾向。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针对我国实际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加以论证,提出了优先权制度的立法构想,力图以此为优先权制度研究做出有益的探索.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优先权制度进行论述:首先,从国内外优先权制度发展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优先权制度所面临的问题;其次,阐述了优先权制度的概念和性质,从概念、特征、性质人手,并且分析比较了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关系,通过介绍优先权制度历史沿革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优先权制度的学说及立法例,包
金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与一般概念中的“金钱”不同,心理学研究中的“金钱”更多指个体认知结构中对于金钱的整体认识,而不是拥有财富的多少。在文学作品中,金钱一般会被描述成腐蚀人们道德感的恶魔。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观点过于简化了金钱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关金钱对心理和行为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有学者认为金钱能激发个体的激情和动力,人们渴望金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与满足;也有学者认为金钱
学位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积极行为,这一行为反过来亦能够使个体更好的融入、适应社会。亲社会行为使社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因此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作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储备人才,是未来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大学时期又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了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能够为家庭、高校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方面提供参考。以往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
学位
助人行为指的是一个人自愿的无私地为他人提供帮助而不计较回报的道德行为。影响助人行为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格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大部分研究对青少年的助人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情境及个体因素的单独考察,二者对青少年助人行为的共同作用研究较少;在前人的研究中,缺少对人格与助人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的关注,特别是缺少对情境在人格与助人行为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的关注;社会观点采择的不同类型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学位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道德困境都包含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事实的(不)确定性不止是控制变量,可能还是解释道德困境问题的关键变量(Christensen&Gomila,2012)。本研究由人们对不确定性的表达方式——概率着手,聚焦于道德困境问题,试图从双方道德理论(theory of dyadic morality,TDM,Schein&Gray,2017)的角度重新解释道德困境中的
学位
在各种文化中,个体都很关注自尊或自我价值。当一个人能够体现自尊时,他/她会感到满足和幸福,这将进一步增强他/她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形成的,个体与周围对象(特别是父母、同龄人)及社会的互动,是自我概念发展的主要信息来源。  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印度尼西亚和中国虽然都是东方国家,但是,也存在文化差异,从而,不能保证两国人民具有相同的自我概念。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影响他/她的各种心理
媒体多任务是指同一时间使用不同形式媒体的行为。随着电子产品的轻便化媒体多任务逐渐成为青年人媒体使用的主流趋势。例如在听音乐的同时回微信或者在看电视的同时玩手机。已有研究表明频繁参与媒体多任务对认知控制产生影响,而认知控制缺陷导致前瞻记忆表现降低。但目前并没有研究探讨媒体多任务对前瞻记忆是否存在影响。鉴于正常的前瞻记忆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保证,所以探讨当今生活中频繁使用媒体多任务对前瞻记忆的
学位
记忆整合,指通过整合两个或多个独立但是相关的知识片段来实现知识的自我生成。以往已有研究证明这一方式的现实性和有效性。总结以往研究发现,首先,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大多数的研究是在第一语言(L1)的记忆整合上进行的,但随着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的获取不只包括第一语言,还包括第二语言(L2)或者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结合的方式,即双语。因此将研究从单语语境延伸到双语语境对于研究记忆整合就具有很重要意义。其
学位
类比推理是思维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比较熟悉有意识的类比推理,它在人们的学习、解答难题、创新活动等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际上,类比推理也可以是自发和无意识的(Hofstader, 1979, 1984, 2001;Hofstader&Sander, 2013)。这种无意识的类比推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也同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更为重要。类比被认为是大脑压缩数据的一种认知策略,帮助人们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