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本图方法到三相交通流理论——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中,我们分别在传统的基本图方法和新兴的三相交通流理论这两种不同的交通流理论体系下对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对象,交通运输系统,正在社会经济中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交通系统建设上的相对滞后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却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突出的难题。一方面,交通拥塞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额的经济损失,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交通系统建设,不仅耗资巨大,往往还收效甚微。因此,世界各发达幽家都相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和财力用于交通工程学和交通流理论的研究,以期揭示交通流动的基本规律,掌握适合各自国情的交通控制方法,进而对其进行科学的控制和优化。 另一方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交通流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自驱动远离平衡态系统,表现出了人类社会中常见的一类伴有复杂相互作用的多体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的典型演化规律。交通流理论研究将对统计物理、流体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应用数学、交通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和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开展交通流理论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还具有及其深远的科学意义。而作为交通流理论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流建模工作,则是人们通过理论方法复现和解释交通现象时首先就要面对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诸多的模型方法中,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简称CA模型)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离散的时间和空间变量,使得它相对易于模拟由大量车辆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行为,因而特别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和关注。 当前的交通流理论研究领域,存在两大主导性的交通流理论体系,即基木图方法和二三相交通流理论。在这两个理论体系中,研究者们都建立了逻辑上符合真实交通行为的交通流模型,并借此模拟出了许多与实测结果相符合的交通现象。其中,作为当前交通流理论研究的前沿之一,三相交通流理论把所有的交通流状态划分成三个交通相,即自由流相、同步流相和宽运动堵塞相。这一新的对于交通相的认识方式使得三相交通流理论在模拟交通瓶颈诱发的交通拥塞模式图谱方面,得到了比基本图方法更符合实际观测的模拟结果,因此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认同。 本文中,在对交通流理论研究的背景,包括基本图方法和三相交通流理论各自的要点做了简要的介绍之后,我们着重介绍了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已经取得的进展,其要点概括如下: (1)利用交通流元胞自动机建模的方法,我们实现了Kaupuzs等人提到的一种交通机制,即车辆的慢起动行为依赖于包含该车辆的堵塞集团的长度这一改进了的车辆慢起动机制。由此得到的改进模型同以往的车辆慢起动模型一样,模拟出了交通迟滞现象、交通亚稳态及交通中的相分离现象等。另一方面,这一改进模型义同时具有如下的新性质。首先,改进了的慢起动规则产生了自适应效应,这使得新模型中初始堵塞集团的疏散过程相比于以往的慢起动模型中相同的过程变得更为迅速和流畅。新模型有效地减少了系统中小堵塞集团不断的形成—溶解—再形成这一过程带来的系统振荡,明显的提高了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其次,新模型特征性的区分了初始堵塞集团疏散过程中的三个典型时期,即堵塞集团长度随时间线性衰减的头部、指数衰减的中段以及近似幂律衰减的尾部,充分揭示了交通疏散过程的动态微观统计特性。最后,该模型中的堵塞集团长度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下分别表现出单峰值和双峰值的分布规律,且分布中数据点的散布相比以往模型较小。这种分布特性一方面表明该模型具有更为鲜明的相分离性质,另一方面则揭示了低密度和高密度下对应于两个不同峰值的相分离现象具有不同的成因。这一工作的主要结果发表于Chinese Physics VoL.16,No.11,2007。 (2)将NS元胞自动机模型与经典跟驰模型相结合,我们得到了一个考虑连续车辆间速度差效应的CA模型。该模型在数值模拟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特别的性质。首先,模型模拟的基本图中存在一种反常的迟滞现象,即与以往模型的结果相比,其中均匀态和非均匀态交通的流量关系被倒置了。其次,模型的基本图中存在两个流量的极大值,表现为一双峰现象。通过对模型的时空演化过程和相关函数的研究,我们发现上述两点都与一种“均匀拥挤交通流”的出现有关,这种交通流状态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都与同步流态极为相似。于是,该模型一方面说明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非均匀态交通反而可能更好的利用道路的通行能力。另一方面,虽然该模型本质上仍旧属于基本图方法体系,却也可以理解为介于基木图方法和三相交通流理论中间的一个过渡模型。它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交通流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对比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一工作发表于Physica A 386(2007):397-406。 (3)紧接着上一个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速度差效应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与发展。一方面,我们在模型规则中引进车辆慢起动效应,以诱发从同步流到宽运动堵塞的自发一阶相变。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修改了速度差效应在模型规则中的作用方式,即直接将经典跟驰模型的方程离散化后引入到模型的相关部分。于是,我们便建立起了一个真正隶属于三相交通流理论体系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能够正确的模拟自由流相、同步流相和宽运动堵塞相三个交通相,以及从同步流相到宽运动堵塞堵塞相的自发一阶相变。在带有孤立上匝道瓶颈的开边界道路上,该模型在瓶颈上游模拟出了包括全面模式(GP)、扩张的同步流模式(WSP)、消退的全面模式(DGP)、局部同步流模式(LSP)和交替同步流模式(ASP)在内的五种交通拥塞模式,以及它们在匝道系统的二维流量平面上的分布图谱。所有这些模拟结果与Kerner的实际观测结果和三相交通流理论的推论完全一致。这一工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成功模拟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同步流,冈而使速度差效应系列模型迈出了从基奉图方法到三相交通流理论决定性的一步。相关工作发表于Phys.Rev.E 76,026105(2007)。 (4)继上一个研究工作成功建立了三相交通流理论框架下的模型之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上一个模型中的一些遗留问题,主要是它尚未能正确模拟从自由流到同步流的一阶相变过程和与此相关的运动同步流(MSP)交通模式。我们在上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引进了相邻车辆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有效距离的概念,即规定相邻车辆也只有在近距离相隔的情况下才能够发生相互作用。由此,我们成功地模拟出了从自由流到同步流的自发一阶相交和运动同步流模式。这一改良后的模型,其基本图已经具有三相交通理论中典型的双Z结构特征,与Kerner的理论预言完全吻合。我们还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分别研究了自由流态和同步流态的时间序列的相关性问题,揭示了这两种不同的交通状态内部结构的不同,并印证了三相交通流理论关于自由流态非平凡特性的预言。此外,我们还研究了该模型的时间车头距分布与优化速度函数的性质。相比三相交通流理论框架下的的前人的模型,我们的模型在模拟的时间车头距分布方面与前人模型的效果相当,都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不足之处;但优化速度函数的模拟结果则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上完全复现了实测结果的各个主要特征。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三相交通流理论框架下一次较为完满的建模工作,所建立的模型不但在宏观统计特性上完全复现了交通实测和前人的理论结果,而且在微观特性的模拟上有了重要的进步。这一工作现正处于Phvsical Review E审稿过程中。
其他文献
以赛促学,结构设计竞赛成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广东赛区中设计并制作了竹材多
量子信息科学是一门将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应用于信息科学所形成的崭新的学科。近年来,这种结合为信息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这一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又极大丰富了量
矸石山自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燃烧现象,它的起燃、维持燃烧和火区的转移与一般火灾有很大区别.因此自燃矸石山的灭火不仅需要考虑常规灭火的一般规律,而且还要考虑矸石山自燃
当前,尽管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城市内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河道污染却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改善城市小型河道的意愿正在增强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由于沥青路面受到内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增加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率,进而影响沥青路
文章旨在通过对绿色建造的概念、相关政策、建设全寿命周期“绿色建造”实施的整体研究,分析总结在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推行“绿色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
PPP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依法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并签订协议,授权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建设经营或者经营特定基础设施和公用
结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黄田站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工程施工实例,重点分析了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发生混凝土绕流的原因及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混凝土绕流措
在建筑行业与相关周边产业发展中,经常出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问题、结算索赔问题,二者影响着工程进度、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解决工程结算中的常见问题具有明显的重要性.
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要想提升给排水施工质量,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管道设计、材料审核工作,规范施工要求,做好管道间的连接工作,控制管道压力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