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部和根际镰孢菌种群结构及动态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lipp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镰孢菌(Fusarium spp.)是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之一,连作田发病较重。为了明确大豆轮作系统对镰孢菌的影响,采用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大豆不同轮作系统镰孢菌种群结构和动态,对探讨镰孢菌生态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研究结果对揭示大豆连作障碍机制和大豆根腐病生态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以长期定位试验区大豆连作17年、小麦-玉米-大豆轮作、玉米-大豆迎茬和大豆连作2年为对象,对大豆根际镰孢菌分离方法、大豆根部和根际镰孢菌种群结构和动态、镰孢菌对大豆致病性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抗生素浓度、以无菌水为稀释介质、蛋白胨-五氯硝基苯培养基和土粒平板法对大豆根际镰孢菌分离效果好。大豆根部和根际分离的镰孢菌经形态学鉴定为6个种,即锐项镰孢(Fusariumacuminatum)、黄色镰孢(F.culmorum)、木贼镰孢(F.equiseti)、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尖孢镰孢(F.oxysporum)和腐皮镰孢(F.solani);其中锐顶镰孢、木贼镰孢和黄色镰孢为黑龙江大豆产区首次报道。4个轮作系统大豆根部共有的镰孢菌为5种,黄色镰孢只在连作2年大豆根部分离到;大豆根际共有的镰孢菌有4种,锐顶镰孢只在连作17年和连作2年分离到,连作2年根际未分离到黄色镰孢。鼓粒期腐皮镰孢只在连作17年大豆根部分到,木贼镰孢只在轮作大豆根部分到;连作17年大豆根际镰孢菌种类在3个生育期均比轮作多1种镰孢菌;大豆根部和根际均以尖孢镰孢(F.oxysporum)为优势菌。12株镰孢菌对大豆均有致病性,其中1株禾谷镰孢和4株尖孢镰孢对大豆致病性较强,其它7株致病性较弱。25株镰孢菌系统发育关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1 IntroductionrnLet A be a collection of n pairwise disjoint simple closed curves on an orientable closed surface F of genus n ≥ 2. We say that A is a complete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是一种典型的时域算法,它利用差分代替微分,利用时间的步进记录空间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FDTD法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具有一次计算得到较宽频带信息的特点,
为提高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 Rehd.)钵生商品苗的移栽植成活率和种苗质量,在大田培育曼地亚红豆杉幼苗.选用曼地亚红豆杉大棚苗床扦插苗,采用在同一时间移栽在不同含沙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以电力网作为信道,实现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换.电力线连通家家户户,甚至每一个房间、每一个用电设备.若能在电力线上实现可靠、安全的通信,对于实现对用电设备
本文采用以硝酸为回溶剂和草酸为螯和剂两种溶胶-凝胶方法制备 NASICON 固体材料,运用 FT-IR,TG-DTA,XRD,FE-SEM,AFM 等现代测试分析手段对合成过程和目的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硝
昆虫对植物叶片的取食(叶虫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它不仅影响植物生长、群落组成,还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养分循环。随着森林片段化加剧,片段化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成为当前
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在现代工业无损检测中具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定量检测的重要手段。提高分辨率是目前超声成像的发展方向,声像分辨率是评价超声成像系统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合成孔径技术是数字成像处理中用于大幅度改善图像空间分辨率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合成孔径技术的最主要应用是在雷达领域。合成孔径超声成像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现在还处于实验室研究及小规模试验阶段。其优点是可以应用小尺度换能器及比较
该文描述了一个用于MEMS加速度计的接口电路,用于读出加速度计传感器电容的微小变化.第一章先简要介绍了MEMS加速度计的优点和应用前景,然后描述了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并分析
气溶胶、雾和云等介质的多次散射严重地影响激光雷达系统的测量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进行多次散射的研究可以解除激光雷达系统受单次散射雷达方程的束
蛋白质通过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传递和功能协调。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嗜热菌得以生存于高温之下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生物学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