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u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由于其简单的合成方法、良好的柔韧性、附着力及成膜性能,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其耐沾污性、耐候性、耐热性、耐油性等尚不尽人意。与其它化合物相比,有机氟化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其憎水憎油性、耐洗性、耐摩擦性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存在成膜性能和附着力不足。将含氟单体与丙烯酸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制备得到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及涂料,将兼具氟树脂和丙烯酸酯的优异性能和水性涂料的绿色环保特性。 为此,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等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含氟单体,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法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进行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结构性能表征研究。探讨了主要共聚单体配比、含氟单体用量、功能单体、乳化剂的选择和用量、引发剂的选择和用量、预乳化、反应温度、搅拌时间、滴加时间等对乳液聚合及其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含氟乳液聚合的最佳配方为:MMA与BA质量比50∶50,HFMA用量7%,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用量3%,甲基丙烯酸(MAA)用量2~3%,SDS与OP-10配比1∶2,乳化剂总量占单体总量的3%,KPS用量占单体总量的3%;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5℃,搅拌速度270 r/min,滴加时间4h。 采用FT-IR和DSC对涂膜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含氟单体与丙烯酸酯进行了有效的共聚反应;TGA分析表明,与无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相比,当失重率为5%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分解温度提高59℃,可见,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采用了激光粒度仪对乳胶粒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粒径在78~230 nm之间。 本文所制备的含氟丙烯酸乳液的贮存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冻融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和钙离子稳定性均达到要求;当HFMA用量为7%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胶膜接触角为96.5°,吸水率为11.3%,其耐水性明显优于苯丙共聚物和纯丙共聚物涂膜;而乳胶膜的摆杆硬度均大于0.8。
其他文献
  目的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患者更好地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 通过引用文献,重点介绍了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保护、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内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在我国小麦生产和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引进利用不仅促进了我国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和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程度,而且也为我国小麦的引种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研究对一批来自CMMYT高雨量地区小麦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价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对135份来自CMMYT高雨量地区小麦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小麦资源农艺性状存
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属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Urodela)小鲵科(Hynobiidae)极北鲵属(Hynobius Tschudi)。极北鲵在小鲵科(Hynobiidae)的系统演化和动物地理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性,并针对存在风险作出相应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36例(共透析2 108人次)患者,并在血液透析前根据护理进行风
  目的 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发生凝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用肝素盐水(20mg肝素加入500ml0.9%生理盐水)预冲透析器和血路管15-20min,并在透析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管路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优质菜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是食用植物油之佳品;由于菜籽油中脂肪酸的碳链长度与柴油相近,也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因此,提高油菜含油量一直是众多科学家与育种家关注的目标。本实验室以甘蓝型油菜欧洲冬性品种Tapidor和中国半冬性栽培种Ningyou7为亲本构建了TN DH作图群体和遗传图谱,利用该图谱定位了种子含油量QTL,并在C2连锁群上发现了一个含油量QTL簇(命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以方便抽样方法将4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和
会议
会议
茶多酚是茶树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主要由黄烷醇类(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类构成。茶多酚中成分最多的为儿茶素类,在茶多酚中的含量比可以达到65%至80%。儿茶素对茶叶的品质和药理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有抗氧化、防癌、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等功效。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已发现的促进B-环5′端羟基化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