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因其密度小、比强度高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镁合金的腐蚀速度过快制约了其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医用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增强镁合金的使用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了纯钛层,并通过微弧氧化和等离子体氧化两种工艺对表面钛膜层进行改性。结果表明: 当溅射功率、工作气压、沉积时间分别为40 W、0.5 Pa和2h时,在镁合金表面制备的Ti膜层致密、均匀;此时膜层在Hanks模拟体液中的耐蚀性能最好,其自腐蚀电位为-1.11 V,自腐蚀电流密度为7.22×10-7 A·cm-2;但膜层表面粘附的血小板数量较多,部分血小板已被激活,长出了伪足,并且血小板之间有发生聚集的趋势,极易发生凝血。 当微弧氧化电压、时间分别为180 V和90 s时,制备的氧化钛膜层为多孔的蜂窝状陶瓷层,表面粗糙度较高;膜层在Hanks模拟体液中的耐蚀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其自腐蚀电位为-1.12V,自腐蚀电流密度为9.04×10-7 A·cm-2;且膜层表面粘附的血小板数量较多,血小板基本都长出了伪足,发生明显的聚集现象。 当等离子体氧化功率、时间分别为70 W和30 min时,膜层的表面更加致密、平滑,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膜层在Hanks模拟体液中显示出较好的耐蚀性能,其自腐蚀电位为-0.94 V,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83×10-8 A·cm-2;表面粘附的血小板数量下降,只有个别血小板有伪足伸出,膜层的血液相容性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