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包企业的生产资本对利润的不断追求和向全球的扩张,使得生产环节越来越向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地区转移,从而导致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代工业务在全球的分布。其分工基础在于最终产品在各个价值链环节的生产是可以标准化的,这就使得企业可以在外部寻求到最佳性价比的产品,由此产业甚至产品内部的生产由垂直结构转变为水平结构。
本文通过对国际代工和国际代工模式的界定,得出了国际代工区别于国际外包、垂直专业化等现象的本质特征。在观察了我国地区、行业的案例和数据,对昆山这一代工生产典型地区的673家企业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我国当前国际代工典型的三种模式和五点结论。我国的国际代工之所以呈现这样的模式特点,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国际贸易学、管理学等理论角度对可能影响国际代工模式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我国代工产品表现出的价值链特点、路径依赖度和产品生命周期特点,基于外来资本直接投资的出口导向策略和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比较优势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我国国际代工模式朝着如下方向变化:我国内地企业将成为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OEM整件代工商,有条件向自有品牌方向转变;已具备中等技术水平的外来资本和内地的OEM厂商会将代工环节向产品设计研发和提供服务上延伸,为自有品牌发展创造条件:我国内地企业可以作为一级代工商进入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但短期内一级代工商仍以外来资本为主。
模式分析本身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能为我国代工企业认清自身的位置,找准定位,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获得更多的分工利益提供参考。在国际分工已经由产品分工向环节分工、要素分工转变的背景下,随着高技术产品制造环节的转移和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的代工企业在继续低端制造的同时应进一步引进重视技术和服务环节的延伸,在价值链中拓展原有的生产环节,进而向自有品牌方向发展。但对于不具备资本、技术比较优势的企业来说,利用自身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开展专业的代工生产,是符合实际、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