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郊旧村改造模式及对策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63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地区的快速稳步发展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并陆续出台一系列有关促进农村发展建设的政策和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它是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任务决定了研究农村发展建设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城市近郊地区的旧村改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解决大城市近郊旧村改造问题有助于更好的统筹协调城市规划建设和农村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因此,本论文选择对北京近郊旧村改造模式及对策进行研究,力图通过归纳概括现有多种改造模式,揭示改造后带来的多种社会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比较研究、逻辑分析、发放问卷等方法,总结国外发达地区农村发展过程及村庄更新的经验:选择国内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浙江、深圳、西安的旧村改造进行分析,对其经验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对北京近郊旧村改造发展有借鉴意义的举措;分析国内外村庄发展之异同。重点分析北京近郊旧村改造的社会、经济背景,全面地总结北京近郊现有旧村改造模式。根据北京近郊地区的现状特点,基于对北京昌平区沙河镇七里渠南村、七里渠北村、北七家镇羊各庄村和海淀区四季青镇北坞村的实地调研,对北京近郊旧村改造相关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问题涉及村庄土地利用情况、土地权属、“上楼”农民的就业、社保、心理等多方面问题。 论文针对北京近郊旧村改造相关多方面问题,从政府、村民、开发商多方面审视旧村改造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全面客观的对北京近郊农村现阶段的旧村改造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归纳总结今后旧村改造各方可借鉴之路。面对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土地、就业、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旧村改造的进行,保障农村农民的权益。通过在政府监管下旧村改造的有序进行,最终达到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城区近郊旧村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的目的,推进北京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其他文献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升级转型进入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阶段,对于农村的建设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生态文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发展原则的同时,《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中
近年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不断发生冲突事件,往往造成公共设施的难产。这些事件的发生表明作为城市空间开发与管制工具的城市规划不足以化解公共设施建设中的矛盾。   论文
加强城乡统筹实践与城乡空间组织理论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新世纪以来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县域层级是全面反映城乡关系特征的空间尺度,其发展状况也最能体现传统城乡二元结构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老龄化逐渐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出不同要求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城市与建筑的面貌。老年人作为一个逐步壮大的群体,必然要求更多地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解决二战后的住房危机,法国在城市郊区建设了大量大型社会住宅区.然而,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大型社会住宅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被称为“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已经危机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积极应对这些问题,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被
高层建筑因其对现代城市人口剧增与城市用地紧张之间矛盾的有效解决以及在城市形象塑造方面的优势,在许多城市建设中成为主角。然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使
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面临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压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率先需要解决的即是居住和就业问题。农村人口进城,造成流动人口的增加,就流动人口的居住现状而言,大量的农民工因城市房价过高,以及政府未提供足够的公共住房等原因,选择居住在以“城中村”为代表的非正式的租赁住房当中。面对我国城镇化的状况,政府采取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
美国是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地区,其对城市设计的研究包括城市中心、居住区等十分广阔的领域。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新城市主义代表了当前美国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潮流之
园林作为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载体,可以表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特点。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济南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