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侧听力损失患者佩戴索菲康软带骨导助听器后助听听阈、安静和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改变情况,探讨单侧听力损失患者骨导听觉植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的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0~69岁,平均38.71±16.32岁。这些患者入组前均行规范的纯音测听检查和声导抗检查,同时行颞骨HRCT和/或MRI检查。1.入选标准:①单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要求患侧骨导平均阈值≤45 dB HL,气骨导差>25 dB;为单侧小耳畸形或无法通过中耳手术来改善听力的患者。②双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要求双侧骨导平均阈值≤ 45 dB HL,气骨导差>25 dB;为双侧小耳畸形或双侧中耳乳突术后,无法通过中耳手术来改善听力的患者。③SSD患者:患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气导听阈(0.5、1、2、4kHz纯音的平均听阈)≥90 dBHL,而健耳气导听阈(0.5、1、2、4kHz纯音的平均听阈)≤30 dB HL[1];④能够轻松听懂普通话并可日常交流;⑤没有精神病病史和认知障碍,能够配合检查。2.符合入选标准的共52例,根据听力测试结果和临床表现分为3组:①单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组:21例,年龄11岁~67岁,平均37.81 ± 14.65岁,患侧裸耳气导平均听阈为61.19±1.12 dBHL,骨导平均听阈为21.49±8.39 dB HL;②单侧聋(single-sidedeafness,SSD)患者组:14 例,年龄 13岁~69 岁,平均41.57±16.08岁,患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③双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组(对照组):17例,年龄10岁~69岁,平均37.47±18.99岁,较好耳侧气导平均听阈为63.68±3.44dBHL,左右耳平均差值为2.60±1.93 dB。这部分患者中有10例已经行骨导助听器植入(为SFDA临床验证项目,结果暂时不能列出)。3.测试评估声场中助听前:①纯音听阈测定:正前方(0°)扬声器啭音给声进行测试,测试单侧耳时,采用窄带噪声进行非测试耳的掩蔽;②安静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测试:采用中文开放式言语评估系统,分别对来自0°、90°、270°三个方位的声音信号进行识别;③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测试:同样采用中文开放式言语评估系统,正前方(0°)扬声器播放声音信号进行测试。声场中助听后:①纯音听阈测定:患者佩戴索菲康软带骨导助听器(型号S170904001)后再次进行纯音听阈测定,测试单侧耳时,同样采用窄带噪声进行非测试耳的掩蔽;②安静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测试:患者佩戴索菲康软带骨导助听器(型号S170904001)后进行测试,测试材料及方法同助听前;③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测试:患者佩戴索菲康软带骨导助听器(型号S170904001)后进行测试,测试材料及方法同助听前。问卷调查:采用助听器日常生活满意度(SADL)调查问卷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助听后的满意度调查。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 21.0来进行数据分析。所有频率及言语识别能力阈值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相同频率及相同声源方位助听前后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不同听力损失类型之间的比较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按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单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组:声场下助听前0.25 kHz、0.5 kHz、1 kHz、2 kHz、4 kHz 频率时的听力阈值依次为 54.05±12.91、58.10± 12.40、62.38±10.68、58.33± 10.41、59.76±12.50 dB HL。声场下助听后的听力阈值依次为44.05±10.44、41.90±12.60、26.43±7.61、33.81±10.24、48.57±13.24dB HL,分别增益了 10.00± 10.00、16.19±10.71、24.52±9.47、11.19±8.50、37.68±9.63 dB。声场下助听前的平均听阈为59.64±1.97dBHL,助听后的平均听阈为37.68±9.63 dB HL,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环境下助听前声源方向为0°、90°、270°三个方位时的言语识别阈值依次是 31.11±5.86、38.89±5.13、30.35±5.58 dBHL,助听后依次为 28.56±5.89、33.54±4.80、27.69±5.59 dBHL,分别增益了 2.55±1.25、5.36±2.33、2.66±1.97 dB,助听前后相同方位之间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测试结果为,信噪比由助听前的-3.48±1.67 dB降至-5.42±1.85 dB,增益值为1.94±0.85 dB,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SSD患者组:对于SSD患者佩戴索菲康软带骨导助听器前后的助听效果,本研究主要观察其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的改变情况。在安静环境下助听前声源方向为0°、90°、270°三个方位时的言语识别阈值依次是:31.56±1.51、42.03±3.30、29.52±1.44 dB HL,助听后依次为 30.22± 1.42、37.26±2.77、28.81 ± 1.26 dB HL,分别增益了 1.34±1.08、4.78±1.18、0.71±1.80 dB,助听前后相同方位之间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0°、90°方位助听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方位助听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环境下助听前后言语识别能力的测试结果为:信噪比由助听前的-3.01±0.49dB降至-4.22±0.61 dB,增益值为1.21±0.58dB,统计学分析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将单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与SSD患者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的增益效果进行比较,即将两组患者相同方位的增益值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的改善情况优于SSD患者。3.将单侧和双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前后的助听增益进行比较。双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声场下助听前0.25 kHz、0.5 kHz、1 kHz、2 kHz、4 kHz 频率时的听力阈值依次为 61.76±7.69、64.12±4.76、64.12±4.76、59.41±3.91、59.12±6.18 dBHL,声场下助听后的听力阈值依次为52.94±7.72、42.35±7.31、21.47±4.60、28.53±5.23、49.12±8.52 dB HL,分别增益了 8.82±8.76、21.76±7.49、42.65±5.62、30.88±6.18、10.00±9.35 dB。声场下助听前的平均听阈为61.69±2.81 dBHL,助听后的平均听阈为35.37± 12.62 dBHL,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听力增益效果与单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增益效果相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分析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对双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进行了言语识别能力的测试。在安静环境下助听前后声源方向为0°、90°、270°三个方位时的言语识别阈值分别增益了 23.55± 1.27、25.83±1.09、22.54±1.17 dB,相同方位助听前后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测试结果显示:信噪比由助听前的11.04±1.52 dB降至-2.68±0.95 dB,增益值为13.72±2.25 dB,统计分析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对52例患者进行了简单的助听后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在35例单侧听力损失患者中,22.86%(8例)的患者感觉助听前后无明显改善,77.14%(27例)患者感觉助听前后有改善。在感觉助听前后有改善的患者(27例)中,有44.44%(12例)患者不能接受骨导助听器的外观,他们认为一侧耳正常,不影响基本交流,且佩戴后对生活有影响(如建筑行业需要佩戴安全帽等),故暂不考虑行后期植入。而所有双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17例)对该骨导助听器的助听效果均较满意,只有23.53%(4例)的患者不能接受其外观,其余患者表示愿意接受手术植入(包括已经行骨导助听器植入的患者)。结论1.佩戴索菲康软带骨导助听器后,可以改善单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情况以及部分SSD患者安静环境下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单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后的增益效果优于SSD患者,但问卷调查显示部分单侧听力损失患者主观感觉助听前后无明显变化,对单侧听力损失患者进行骨导听觉植入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长时间试戴,以协助患者做出最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2.单侧和双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前后的听阈增益无明显差异,双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后的言语识别能力改善较明显,满意度较高,行骨导听觉植入的部分病例均获得满意的初步效果。对于想要改善听力情况的双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可行手术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