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项目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bin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潍坊市委、市政府做出开发建设滨海项目区的重大决策,强力推进沿海经济开发。现滨海项目区发展已经列入山东省“十一五规划”。经过三年努力,区内企业(其中,94.5%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已发展到380家。这些企业的快速成长,主要得益于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矿产资源、环保、劳动等相关法规的逐步落实,对于过分依赖资金扶持和单纯利用自然资源求发展的企业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同时,随着企业自身发展,也暴露出管理松散、人才匮乏、创新缓慢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论文通过选定“滨海项目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这一课题进行应用性研究,对于促进滨海项目区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有益做法,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涵和工作重点。而后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认真收集项目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数据,采取理论分析、系统分析、SWOT分析和案例分析(其中包括职工满意度分析、关键指标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深入剖析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优劣现状及其产生原因,认为项目区中小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由多种因素影响和决定,这些因素在企业各个发展阶段作用又有所不同,但无论在何阶段,人力资本这一因素始终处于支配性地位,人力资本优势的持续性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因素,而人力资本优势的获取和利用,则有赖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重视并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应用,才是保障项目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而目前项目区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忽视员工培养、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成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政策不够完善、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等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重视程度不够等内在原因,由此,分别从政策引导、市场培育和企业参与三个大的层面以及人力培训、组织优化、团队建设、绩效评价四个小的层面,提出建议对策和可行措施,引导项目区中小企业主动适应当前形势,挖掘自身潜力,促进人力要素与物质资源的最佳整合,实现人力资源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的迅速转化,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推动沿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论文涉及人力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包括:(一)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哪些内外部条件?(二)从项目区实际出发,探求项目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着力点和努力方向;(三)通过系统分析和案例分析,论证人力资源开发对于促进滨海项目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文中介绍了接地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入地电流、跨步电压、最大允许温升以及直流接地极寿命;指出在设计直流接地极时,应考虑土壤电阻率、接地极型式以及接地参数的计算等方面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电力工业的发展,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煤炭的消费量将逐年扩大,NO_x作为燃煤电站锅炉的排放烟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控制好电站
按酚醛(PF)树脂的制备工艺,采用CaO和NaOH为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U/P质量比13.2% ̄79.2%的系列尿素改性酚醛(PUF)树脂。该胶制备工艺简单,反应平稳,操作易控制,再现性
第五代移动通信将提供更高速的接入速率,更宽的带宽,更灵活的配置及组网方式。其中,欧洲METIS研究5G的技术目标是使移动数据流量增长1000倍;典型用户数据速率提升100倍,速率
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投资大、公益性强等特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对投资项目性质的认识及在项目管
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日趋扩大、技术工艺复杂性的提高以及项目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多变,各类风险明显增多且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风险管理已成为决定建设项目成功与否的
土壤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养分循环、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土壤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间存在动态的相互影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地上植物群落的变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感染患者,每年约50万死于HBV相关性疾病。HBV是非细胞毒性嗜肝DNA病毒,它自身并不引起肝细胞损害,所造成
目的与意义高血压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高血压是一种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参与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很复杂,但
由于计算机网络等通讯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经济的全球化,人们的社会交往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突破国家的界限,形成了以个体为核心的全球性的社会交往模式。“微全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