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距今已将近5年时间,它是促进中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合理布局企业在沿线区域的OFDI不仅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输出国内过剩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而且也有利于加深各国间的经济友好关系,实现互利互惠。但由于该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条件参差不齐,致使中国在该区域内的OFDI布局存在投资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合理布局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如今复杂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密切,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个体行为,同时也会受到周边国家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因此跨国公司在进行OFDI的区位选择时,不仅需要考虑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也需要考察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就是第三国的要素禀赋及市场潜力因素。因此本文基于空间视角,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第三国效应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在该区域内的OFDI主要表现为出口平台型,并显著受到第三国效应的影响。出口平台型OFDI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跨国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在区域内选择某一个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作为投资东道国,将周边国家作为市场目标国,这样不仅能节约贸易成本,而且能获取第三国的消费市场。其中第三国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第三国市场潜力的增加会吸引中国企业扩大在东道国的OFDI,这就是第三国产生的互补效应;另一方面,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选择目标投资国时,第三国的人口总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自然资源禀赋会显著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并且对中国在东道国的OFDI产生挤出效应,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的OFDI存在着市场导向和自然资源导向的投资特征。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