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热法制备纳米结构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组织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K0803tanc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综述了纳米结构钢铁材料的强韧化方法、研究现状、力学性能、制备方法和铝热反应熔化法制备纳米结构钢铁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实验研究了铝热法制备的块体纳米结构钢铁材料的硬度、压缩性能、拉伸性能、摩擦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总结了沉积底材和含碳量对纳米结构材料性能的影响,概括为以下几条:1.在铜底材和玻璃底材条件下制得了纳米晶纯铁,其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玻璃底材纯铁的晶粒尺寸小于铜底材纯铁的晶粒尺寸,玻璃底材纯铁的屈服强度高于铜底材纯铁的屈服强度。与普通纯铁相比,铜底材纯铁的抗拉强度高了43MPa而延伸率较低,玻璃底材纯铁的抗拉强度略有降低且塑性较差。玻璃底材纯铁的组织不够均匀,玻璃底材纯铁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低于铜底材纯铁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铜底材纯铁的断裂为韧性断裂,玻璃底材纯铁的断裂为韧性和脆性混合断裂。2.所制备的20钢和45钢为纳米晶/微米晶双相碳钢,铁素体为纳米晶,珠光体为微米结构。铜底材和玻璃底材20钢的布氏硬度相对于普通20钢略有提高,铜底材和玻璃底材45钢的布氏硬度都低于普通45钢的布氏硬度。铜底材和玻璃底材20钢和45钢的屈服强度都有了明显提高。玻璃底材20钢和45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和珠光体层间距较小,其压缩屈服强度分别高于铜底材20钢和45钢的压缩屈服强度。铜底材20钢的组织较为均匀,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高于铜底材20钢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玻璃底材45钢的组织较为均匀,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高与铜底材45钢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铜底材20钢的断口为韧性断裂,玻璃底材20钢为脆性断裂,铜底材和玻璃底材45钢为韧性断裂。铜底材45钢经等温处理后,铁素体晶粒长大,其硬度和强度明显下降,延伸率升高。3.铝热法制备的T8钢的珠光体片间距较大。与普通T8钢相比,铜底材和玻璃底材T8钢的压缩屈服强度没有明显变化,抗拉强度有了很大下降,延伸率相差不大。铜底材和玻璃底材T8钢的力学性能相近,其断口呈河流状花样的解理断裂,为脆性断裂。从纯铁到T8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化效果逐渐减弱,而延伸率与普通材料相比差距逐渐减小。4.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铝热法制备的白口铁的硬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延伸率逐渐降低。与电弧炉制备的亚共晶白口铁相比,铜底材和玻璃底材亚共晶白口铁的硬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都明显较高,铜底材亚共晶白口铁的硬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高于玻璃底材亚共晶白口铁的,玻璃底材亚共晶白口铁的延伸率较高为3%。铝热法制备的白口铸铁的断口为脆性断裂,但塑性得到了明显改进,铜底材亚共晶白口铁的摩擦因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小,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大,载荷从60N增大到80N后,磨损率增加的趋势变缓。铜底材亚共晶白口铁在600℃时的屈服强度为273MPa,抗拉强度为344MPa,延伸率为2%。
其他文献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纳米结构金属独特的光学特性。对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纳米结构金属体系的研究已是目前国际上迅猛发展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即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本论文
经济发展下,各项技术具备创新能力,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表现尤其显著,关于胎儿利益,我国最新颁布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即承认胎儿的合法民事权利,这对社会逐渐多元发展有促进作用
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是确保司法机关能够及时查明犯罪事实,惩戒犯罪分子,同时确保人权的一种全新的司法制度设计.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贯彻了刑事政策中严宽相济、司法宽容
本文对某钢厂单辊驱动四辊冷轧平整机辊系系统振动信号进行测试分析,并对平整机工作辊的稳定性及其接触界面的阻尼特性,以及系统的振动机理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了平整机在平整过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异步轧制与同步轧制相比,具有板形好、尺寸精度高、轧制压力低、板带加工效率高,道次变形大等特点。轧制下材料的变形组织不同于常规轧制,从而影响了轧后退火再结晶过程。本文利
民间借贷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基于熟人信用或支付担保形成的借贷合同,在法律实践中往往存在很多瑕疵,甚至会影响到合同的法律效力.本文通过阐述借贷合同的形成要件、瑕疵和无
着重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原则.通过调解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最大限度地降低当事人双方的对抗性,不仅能节约解决争议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还能有效地缓解劳动人事争议处
夫妻之间共同债务认定是夫妻离婚时发生财产处决时的重要争议问题之一,198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就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了界定.近期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智慧法治”是和人工智能相匹配的一个时代性法学概念,体现了法治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交融互动,以法治运行环节的各具体形态共同组成其逻辑框架.互联网的加入给人类生活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