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烷酮配体改性Cu基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运用乙炔氢氯化反应来制得氯乙烯是国内生产PVC的主要方法。传统的HgCl2催化剂有毒且易挥发,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全球社会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开发一种绿色环保、活性较高且稳定的无汞催化剂迫在眉睫。
  本文以研发高活性和稳定性的负载型Cu基催化剂为目标,利用配体配位的形式,使用吡咯烷酮配体改性Cu基催化剂,并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测试其催化性能,利用一系列表征方法和理论计算探究吡咯烷酮配体对Cu基催化剂的促进作用。
  首先,探讨了Cu-吡咯烷酮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作用机理,在T=180℃,GHSV(C2H2)=180h-1,V(HCl)/V(C2H2)=1.2反应条件下,16%CuCl-0.25NMP/SA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好,C2H2的初始转化率达到98.3%,反应12h后降至97.4%,对VCM的选择性保持在99%以上。对12%CuCl-0.25NMP/SAC催化剂的寿命评价显示,在215h的反应时间下,乙炔转化率维持在99.1%以上,展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XRD、BET、TEM、TGA、H2-TPR及XPS表征结果表明:NMP配体的添加,能有效促进Cu物种的分散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反应过程中金属颗粒的团聚、积碳的形成和活性物种的还原,使活性组分Cuα+的价态得以稳定,从而使Cu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增强。
  接着,探究了吡咯烷酮配体对Cu基催化剂的改性机理。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uCl2和CuCl为前驱体的催化剂活性相差小于2%,因此构建了CuCl、CuCl团簇、CuCl2和CuCl2团簇作为模型进行DFT理论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盐酸中能稳定存在的CuCl2模型更能合理地解释催化剂性能优异的原因。可以发现Cu与NMP中的O可以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稳定了活性组分Cuα+的价态,从而提高了Cu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这也与FT-IR和Raman表征相吻合。DFT理论计算表明,NMP配体增强了催化剂对反应物HCl的吸附,有效降低了对反应物C2H2和产物VCM的吸附,可以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积碳的生成,增强Cu基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
  本文的研究对配体改性Cu基催化剂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究高活性且稳定的Cu基催化剂的方法。
其他文献
构造以过氧化氢为氧化产物,氢气为还原产物的光催化分解水体系有重要的价值。与传统的氢气/氧气全分解水相比,该体系在制备氢气的同时还获得了具有高附加值的过氧化氢,并且避免了产物的分离问题以及氢气氧气混合物的爆炸性危害。该体系在反应动力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具有研究前景的光催化分解水方案。  针对以上氢气/过氧化氢光催化体系的研究,合适的催化剂开发是关键。本文探讨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在该体系中的使用,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是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其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来管控VOCs的排放。催化燃烧法是目前工业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VOCs治理技术,但是催化燃烧法也存在着能耗高,处理高浓度VOCs废气有安全风险等不足。常温催化氧化(Normal Temperature Catalyt
学位
利用光催化技术将CO2和水在半导体材料上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燃料,可同时实现太阳能的转化存储和CO2的资源化利用。这一技术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针对目前光催化CO2还原效率低等问题,拟以In2O3基半导体材料为基础,通过改变制备方式、半导体复合和离子掺杂等方法来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光吸收性能、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以及CO2化学吸附性能,从而提高半导体材料对CO2的光催化还原性
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已成为解决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将可再生能源与新型CO2电转化技术相结合展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二氧化碳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复杂、反应路径多,并且还存在热力学和动力学障碍,导致选择性差、反应过电位高等问题。因此,开发高选择性、高活性的催化剂至关重要。本文以构建新型铜基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开展铜催化剂电合成及其改性研究,以提高催化剂选择性和活性
学位
学位
二元酯加氢合成二元醇是目前研究较为热门的一类催化体系,主要以草酸二甲酯加氢和己二酸二甲酯加氢为代表。然而研究较多的气相法加氢工艺具有氢酯比高、能耗大等缺点,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本文将气相酯加氢中常用的Cu/SiO2催化剂用于凝聚相己二酸二甲酯加氢体系。研究发现,Cu/SiO2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95%)和选择性(100%),且时空收率高达0.81g己二醇·g催化剂-1·h-1,高于此前文献的报道。
学位
正渗透技术是解决当前淡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其拥有能耗低、稳定性高等诸多优点。然而,高性能膜的缺乏制约了正渗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薄膜复合膜作为正渗透膜的一种,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改性等优点,但其也存在内浓差极化现象及膜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在实际正渗透过程中的水通量、筛分性能以及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加入中间层改性、改变薄膜复合膜结构、活性层掺杂改性三个角度出发,设计、制备了正渗透膜,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指当入射光照射到粗糙金属表面时,增强的局部电场令吸附于金属表面或附近的待测物分子产生拉曼散射的概率极大增加,从而表现出增强的拉曼信号的一种现象。利用该现象所开发出的SERS检测技术因具有快速、无损、灵敏的特性,已在食品安全、生物医学及环境污染等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实际检测中,体系复杂,包含许
本文以四乙烯五胺(TEPA)为还原剂,异丙苯过氧化氢(CHPO)为氧化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MAA)接枝共聚改性天然胶乳(NR-g-PEHA/MAA),并在改性胶乳成膜前添加氮丙啶交联剂进行室温固化,进一步提升聚合物膜的机械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投料方式等因素对材料机械性能、热学性能、溶胀性能、聚合物乳液的粘度、单体转化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