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消费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也极大地释放了国民的消费欲望,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和完善,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和文化生活,文化消费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消费新热点。文化消费在我国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化消费总水平不断上升,文化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成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新亮点,同时也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的重要载体,文化消费的增长将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为我国中长期扩大消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文化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文化消费领域还存在着很突出的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为此,本文依据文化消费相关理论,根据2000年至2012年统计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差异指数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文化消费的区域差异,并以消费函数理论为基础,建立静态面板和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性,揭示了我国文化消费的特征规律、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扩大文化消费,缩小文化消费区域差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参考,全文共分为4章:第1章为绪论,论述了文化消费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消费的研究状况与成果,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和主要内容。第2章是文化消费理论及我国文化消费现状。本章对消费概念、消费结构理论、消费函数理论进行了回顾,对文化消费及其具体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文化产品供给条件、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产品价格等多方面分析了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第3章是我国文化消费的区域差异分析。通过对各省2000、2005、2010和2012年的文化消费存量数据和文化消费内部结构进行聚类,探讨各个类别下的地区文化消费发展水平、平均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之间的相依性和关联性,探究文化消费内部结构的差异性和演变规律,研究文化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和作用,客观评价不同省份文化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后利用差异系数和锡尔指数系统考察不同区域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总体、区域内、区域间的差异性以及差异性的变迁。第4章是我国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首先定性分析了文化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利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至2012年的数据分别对全国整体数据及东、中、西部各省数据分别作面板回归,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了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区域差异性,之后在原有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变量,建立影响我国文化消费的空间面板回归方程,探讨空间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其他文献
管道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腐蚀,从而导致服役管道的损坏。除化学腐蚀外,管体中由于流体压力而产生的应力也将影响管道的腐蚀,局部腐蚀形成的应力集中将极大的减小管道的耐久性寿
投保人寿命超出预期、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和股市收益率降低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养老金缺口的增大,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陷入到养老金危机当中。为了应对
公共服务作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重要内容,既承担着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也是当前改善民生问题的重点内容。无论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国内环境来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得
我国寿险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寿险市场,寿险总量规模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寿险业与发达国家的寿险业相比还处于
无论从总体资金结构状况还是多项典型调查的结果来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都非常突出。尽管近10年来中国有关当局出台了很多政策,但这些政策或由于指导思想失当,或由于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无论对于世界还是对于日本,都是比较特殊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迅速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特别是迅
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使得隧道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若想保证利润空间,就要在高质量要求和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下加强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预算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工作人员运用公款大吃大喝的行为十分严重。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采取措施遏制其蔓延。治理公款吃喝行为不仅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道
电影诞生百余年来,与文学就结下不解之缘,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始终相互提供着更好的解读方式与表现形式。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使得电影和文学都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会提供给
在传媒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途径及通道越来越倾向于视听兼备的电视媒介,而经由电视媒体这一信息传播方式,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都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