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CMGIS的青藏高原沙棘生态适宜性及其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qq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我国藏、蒙、维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习用药材。近年来,随着沙棘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沙棘的需求量日益剧增,野生沙棘的采摘量不断扩大,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威胁。因此,亟需摸清沙棘资源的分布状况,掌握影响沙棘分布、产量、质量的诸类因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适宜的引种栽培,这是提高沙棘质量的根本保证。  沙棘为典型的多基原药材,品种繁多,严重制约其质量控制及品质评价。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高速发展,指纹图谱技术已广泛用于中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特别是1H-NMR分析技术,它可以同时检测药材提取物的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是整体性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1H-NMR代谢组学技术用于鉴别沙棘品种,同时分析生态因子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旨在加强沙棘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其品质评价。  目的:  1.了解青藏高原区域沙棘资源分布状况;  2.借助TCMGIS-Ⅱ系统,分析沙棘在中国的适宜生长区域;  3.运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不同基原沙棘药材代谢成分的差异,并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生态因子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其品种鉴定以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结合标本查阅和文献研究结果,实地进行沙棘资源调查与样品采集,并记录经度、纬度及海拔等相关信息。  2.以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平台(TCMGIS-Ⅱ)为技术支持,对沙棘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分析。  3.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同时检测分析3种不同基原沙棘(西藏沙棘H.tibetana Schlechtend.、中国沙棘H. rhamnoides L. subsp.sinensis Rousi.及江孜沙棘H. rhamnoides L. subsp. gyantsensis Rousi)的整体代谢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方法研究3种基原沙棘之间的代谢成分差异。  4.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沙棘生境生态因子与其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青藏高原东缘及其边缘区域总共分布有沙棘属植物7个品种及7个亚种,分别为:①鼠李沙棘H. rhamnoides L.(A中国沙棘H. rhamnoides L. subsp.sinensis Rousi.、B云南沙棘 H.rhamnoides subsp.yunnanensis Rousi、C卧龙沙棘H.rhamnoides subsp.wolongensis Lian K.Sun et X.L.Chen、D中亚沙棘H.rhamnoides subsp.turkeslanica Rousi、E蒙古沙棘H.rhamnoides L. subsp.mongolica Rousi)、②柳叶沙棘 H.salicifolia D.Don、③江孜沙棘 H. rhamnoides L. subsp. gyantsensis Rousi、④棱果沙棘H.goniocarpa Lian et al.ex Swenson et Bartish、⑤理塘沙棘H.litangensis Lian et X.L.Chen ex Swenson et Bartish、⑥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ubsp. neurocarpa(A密毛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ubsp.stellatopilosa Lian、B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ubsp. neurocarpa)⑦西藏沙棘H.tibetana Schlechtend.。中国沙棘分布范围较广,资源蕴藏量最大。  2.经过TCMGIS-Ⅱ系统分析,沙棘生态相似度95%~100%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山西等15省(市),总适宜面积为737994.71 km2;90%~95%的次适宜区面积达209890.96 km2。所覆盖的区域与资源调查和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分析出了辽宁、重庆等部分文献尚未报道的适宜区。  3.从沙棘提取物中同时检测并鉴定出25个代谢成分:(1)黄酮及其苷类成分: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黄酮苷类成分:槲皮素-3-O-β-D-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五环三萜类成分:齐墩果酸;(3)氨基酸类成分: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奎宁酸、苹果酸、色氨酸、组氨酸;(4)糖类成分:蔗糖;(5)生物碱类成分:葫芦巴碱;(6)其他类成分:尿苷、L-白雀木醇、脱氢抗坏血酸、胆碱、饱和脂肪酸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甾醇类。经过 PCA、PLS-DA分析,3种不同基原沙棘能够得到有效区分。  4.通过分析可知,影响沙棘药材中各代谢成分的主要生态因子为七月平均温、日照时数、经度、年降水量、活动积温。  结论:  1.沙棘野外种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区域及其边缘地区总共分布有7个品种及7个亚种沙棘属植物,是中国野生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  2. TCMGIS-Ⅱ系统分析结果在除了囊括沙棘原有主产区外,适宜区有了较大扩展,分析得到一些新的适宜区域,这些区域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沙棘潜在的适生区,对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引种扩种和科学区划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种不同基原的沙棘药材代谢产物有明显差异,L-白雀木醇、糖类、奎宁酸、苹果酸和脂肪酸类成分是造成3个品种分类的差异代谢物。  4.初步筛选出影响沙棘药材品质的生态环境因子,为沙棘药材的品质评价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分析减少探陪人员对血液肿瘤患者提高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 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到我院治疗的112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玉米黄粉蛋白是湿法生产玉米淀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下脚料,含有60%以上蛋白质,由于其口感不佳目前主要应用于饲料,利用价值不高,通过酶解法水解玉米黄粉可制备高F值混合寡肽,高F值混合寡肽具有抗疲劳、解酒、治疗肝性脑病等生物活性。本实验利用耐高温淀粉酶对玉米黄粉进行去淀粉处理,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探究了最佳水解条件为:pH 6.0,温度65℃,底物浓度为100 g/L,E/s为110 U/g,作用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课堂教学的文化情境创设,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营造民主、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夯实语文教学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焕发课堂活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素质 教学情境  一、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  完成教学任务的理想效果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完成,教学改革的首要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学生智力程度和智力水平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
目的:探究肛肠病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病病例样本84例,编号后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
在教学有复述要求的课文时,某些教师对复述环节不够重视,有的认为耽误教学时间;有的嫌指导过于琐碎,索性安排一两个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做个示范走个过场;有的认为只要按照教材把原文八九不离十地背出来就是完美的复述;还有的安排了相应的复述环节,但是缺乏复述方法的指导,学生复述不得法,见效不明显。复述训练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整个小学阅读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进行复述课文的训
习惯是指经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后,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模式。人们常说:久练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较长时期的学习活动中经过有意识的训练和潜移默化的陶冶所形成的相对稳定、自动重复的行为定势。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其积极的行为定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写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在踏实,重在持之以恒,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写字用一个字说,那就是“实”。正因为它是实在的事情,所以必须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技能上要严格训练  1.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  
抓好学生习作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上好作文课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标志,还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我任教语文多年,发现很多小学生害怕写作文,原因大致为:(1)觉得没有内容可写,胡乱编写;(2)语言积累少,难以写具体;(3)观察事物能力差,缺乏想象力;(4)题材不广,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针对这些问题,我从以下方面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