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的模具协同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多数模具企业都在寻求更加先进的设计方式,试图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协同设计作为一种先进的设计手段,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产品开发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因此,其已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本文正是根据模具设计的特点,对模具协同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其基础上予以实现。在分析了模具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具设计的过程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模具协同设计的功能需求。在对网络化模具协同设计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之后,着重对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即设计目标与产品对象的分解问题以及成员选择策略问题。以模具设计过程和模具协同设计功能需求为依据,构建了模具协同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框架。在分析了模具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之后,研究了适合于模具企业协同设计的应用系统集成方案。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对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将协同设计中的应用逻辑包装成为Web服务,并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对这些Web服务进行管理。使用适配器技术、Web服务技术和事件驱动技术为模具企业的协同应用集成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针对模具设计过程的特点,提出了层次化的过程管理模式,将模具设计过程分为项目层和任务层两个层次。在分析了项目管理功能体系结构之后,对项目管理中的人员分配算法进行了研究。在对工作流管理运行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图形化的工作流建模工具,并对开源工作流引擎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工作流管理的核心功能。以共享数据库的方式将项目管理和工作流管理进行集成。针对模具设计过程中信息感知的特点,将模具协同设计中的感知问题分为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分别为面向几何数据模型应用的协同感知、面向几何数据模型操作的协同感知和面向设计环境的协同感知。针对面向几何数据模型应用的协同感知问题,采用适配器技术和事件驱动技术将模具企业常用的设计应用软件进行了集成,使其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相互感知设计信息。针对面向几何数据操作的协同感知问题,采用活动树的方式将设计任务分解结构与模具的功能结构相对应,在保证良好的协同感知的前提下有效地避免了设计冲突的发生,采用操作集多播的方式实现操作数据的增量传输,大大减少了协同建模过程中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了协同感知的实时性能。针对面向设计环境的协同感知问题,采用NetMeeting作为感知工具,进一步增强了协同设计系统的协同感知性能。在分析模具设计知识特点、抽取其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引入知识元模型结构,对模具知识用XML进行了统一的描述。在知识元模型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校验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对不同的知识类型,研究了知识应用的方法。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模具协同设计系统进行了实现,开发出了原型系统。
其他文献
磁性纳米粒子不但具有普通纳米粒子所具有的效应(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度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还会随着磁性颗粒材料的组成变化而呈现异常的磁学性质。同时,在许多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给检验检疫工作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保障出口产品的质量,维护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形象,近年来我
生产车间规划是一个涉及参数化设计、人工智能、图形学、信息化处理、优化及仿真等技术的交叉学术领域的组合优化问题。传统的生产线和车间规划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多品种的柔性
标点符号统一使用、规范使用已成为共识。然而,在引号连用时,两对引号之间是否加顿号存在着分歧。以几种语言文字类刊物为例,对引号连用时的顿号用法加以分析。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上海确立了“科教兴市”的战略并提出了“率先实现教育现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潮之下,医学健康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在新的政策下,新的形式下,怎样协调好医院的思想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建设和医务人员的关系呢?只有将
在长期的埋藏过程中,由于大自然和人力的破坏,使画像砖出现了断裂、酥粉、剥落、结晶盐等病害。这就需要进行保护修复,重建稳定性,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正>河南省尉氏县属开封市辖县,位于郑州、开封、许昌三市构成的"金三角"地带。尉氏是汉代画像砖墓发现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尉氏境内的城关、永兴、张市、南曹、蔡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如何应对并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从而焕发青春和活力,成为企业探索实践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
本文结合国家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应用工程示范,以安徽某地为实例,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现状,评估了可再生能源资源,分析比较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技术类型(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