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Fas/Fas-L及Caspase-8表达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1006065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以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模型为实验对象,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电针干预,以Fas/Fas-L信号通路为切入点,研究电针对TBI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脑组织病理改变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揭示电针干预TBI的部分机制,探索电针治疗TBI的最佳时间窗,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用SD大鼠196只,造模前通过Morris水迷宫适应性训练随机将其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1组、电针治疗2组和电针治疗3组。模型组与电针组使用本课题组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颅脑打击装置,在大鼠颅脑左侧(冠状缝后3mm、矢状缝旁开2.5mm)打击,空白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只开颅不打击。取大鼠“百会、水沟”,右侧“内关、足三里”,电针1组、2组、3组分别于造模后第4小时、3天、7天干预至14天,各组于造模后3天、7天、10天、14天对TBI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评价;在造模后3天、7天、14天使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情况,使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使用免疫荧光、Western-blot技术检测脑组织中Fas、Fas-L、Caspase-8含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1)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电针治疗1组在正确象限所占时间百分比依次大于电针治疗2组、电针治疗3组及模型组。  (2)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空白组脑组织神经细胞分布均匀、排列整齐,无坏死及渗出,神经元细胞轮廓清晰、形态正常。电针组、模型组在造模后3天受损区域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严重,出血较多,细胞形态异常,排列紊乱;14天时可观察到一定数量的正常神经细胞,损伤区域可见纤维增生与组织瘢痕。电针组炎性细胞浸润、渗出、间质水肿较模型组减轻,且电针治疗1组在各时间点的效果依次优于电针治疗2组、电针治疗3组及模型组。  (3)脑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显示:电针治疗1组在第3天、7天、14天细胞凋亡情况依次低于电针治疗2组、电针治疗3组及模型组。  (4)大鼠脑组织免疫荧光法、Western-blot检测Fas/Fas-L通路及Caspase-8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均显示:电针治疗1组在第3天、7天、14天脑组织蛋白含量依次低于电针治疗2组、电针治疗3组及模型组。  结论:  (1)电针早期干预对TBI大鼠学习记忆认知功能的康复有疗效。  (2)电针早期治疗TBI的部分机制是通过Fas/Fas-L介导的死亡受体通路实现的,其可减轻神经元的损伤。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煮散工艺研究及其对T2DM大鼠疗效初步分析研究方法:以导师仝小林教授应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经验为临床基础,然后再进一步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再选取黄芩、黄连、西洋参、知母、干姜5味中药饮片进行煮散制备工艺研究,根据药典标准选择三种颗粒,通过HPLC含量测定与干膏率测定的方法研究单味药饮片的粉碎度;再通过干膏率测定与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煮散与传统饮片在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C)患者中医体质、中医证型与r-AFS分期的相关性,并对OEC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用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及中医体质调治对本病的预防
期刊
对中国普通小麦种质资源构建了初选核心种质。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分别构建。按栽培区(地理生态区)分组。地方品种按亚区分为28组,选育品种按大区分为10组。各组内在21个表型
鼻鼽是指因禀质特异,脏腑虚损,兼感外邪,或感受花粉、灰尘及不洁之气所致,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等症为主要表现的鼻病。本病有遗传倾向,严重影响患者
A new smoothing method is proposed. The smoothing process adapts to i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good at preserving local image structures. More importantly, in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筛查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螺旋CT进
期刊
目的: 揭示蒿芩清胆颗粒体外抗菌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并通过与本方汤剂及柴连口服液的对比,验证本实验剂型的可重复性及与同类新药的趋同性。 方法: (1)采用平皿法,观察
1 IPv6协议产生的背景 随着Internet用户的迅速增加,信息量的加大以及Internet上新的应用的出现,人们对IP协议的地址空间、性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有了新的需求,网络地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