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后中国村级选举的变化——以辽宁省YT村为个案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49年解放到现在,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相继经历了区乡体制,人民公社体制和乡政村治体制三个阶段。而村民自治已在农村推进了20余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村委会选举更令世人瞩目,引发了中外学者的诸多相关研究。   笔者在阅读和梳理有关村级选举的文献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者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及正式实施后的选举,旨在提出更多政策性的建议和学理性的探究。对于解放后不同时期(即区乡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乡政村治时期)村级选举的变化及成因研究的文献不多。本文以辽宁YT村为调查点,试图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视角分析解放后不同时期村庄选举的变化及原因。   论文分五部分。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问题的缘起,理论背景,文献回顾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调查对象的概况。第二章是写区乡时期的村级选举。国家通过土地改革和基层政权建设将权力渗透进乡村,一系列的政策保证了村庄的选举。村干部和村民拥有一定的“自由政治空间”。传统精英的动员和村民对选举的新奇拉开了YT村选举的序幕。第三章是写人民公社时期的村庄选举。国家制度的强力推行和权力的全面控制促使村级选举趋于形式化,村庄内部仍存在无法阻止的“自发的自由倾向”。而村干部一心为公的热情和村民对集体利益的紧密关联,使YT村的选举除了文革时期的混乱外,基本比较平稳。第四章是写乡政村治时期的村委会选举。国家权力在农村社会开始上收至乡镇,村委会干部进一步扩大了“自由政治空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试行和正式颁布实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惠民政策使YT村的村委会选举得到了更纵深的发展。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YT村出现了制度偏离、“痞子”当政的现象,使村民面对如今的村委会选举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敢怒不敢言。第五章是总结。试图通过对比三个不同时期的村级选举的特点和成因,说明,国家权力在农村社会的伸张和收缩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对村级选举起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同时,农村社会面对国家权力和政策的变化,并非是完全是被动的,固有的“自由政治空间”也随之跟着扩张或紧缩。乡村政治精英的动员能力和威信的高低对村级选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农民在不同时期的选举过程中是基本是理性的,是将选举与个人利益紧密连在一起的,即使今天选出的是村中的“痞子”,其实也是农民个人利益暂时最大化的结果。农民对村级选举的态度和行为也影响和重构着国家政策的选择。二者在互赖的互动中,展现了一幅真实的村级选举的画面。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论文以东北地区的满族、汉族、朝鲜族的民居为对象,具体阐明了自然环境及其他因素对居住及其文化的影响.本研究从多学科研究视角,即在综合考察过去学界在建筑学、地理学、
本文通过对一个以村庄为核心的事业和文化社区的考察,集中讨论了在市场化进程较晚的内陆乡村,家户工业生长发育的社会基础与条件。通过描述一个处于转型期的乡村工业制度发生发
学位
情感诉求是满足消费者情感上的需要,情感诉求从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中来演绎概念。情感诉求的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关于各种物质手段效果的考虑上,而必须考虑其信息如何激发特定的
上个世纪70时代初,一位美国的精英电子学家出于为军事服务的目的将几所大学的计算机用电缆连在了一起,起名为ARPAnet,这就是今天在全世界普及的INTERNET的鼻祖,此后国际互联
学位
我下面对最后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希望对老师和同学的英语复习有所帮助。一、复习备考在后期复习中我们要学会预测,把握趋势,高效科学备考。按部就班,扎
期刊
2016年,共享单车快速崛起,有效解决了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共享单车的创新模式,给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城市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崛起,互联网与群体性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步走入公众的视野,也引起学者的关注。既有研究中,国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在社会运动中
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是围产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能否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已经成为改善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1]。出生缺陷已引起医务人员的广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