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学习效率及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针灸治疗偏头痛具有一定的优势,可预防偏头痛的复发及慢性化进程、减少偏头痛发作天数、降低发作频率、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等,因此被推荐为治疗偏头痛的重要非药物治疗方式之一。尽管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优势,但我们发现仍有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难以提高,这说明患者之间存在疗效差异,对于针刺治疗偏头痛而言,产生不同疗效差异的个体原因尚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个体疗效差异,或许能从另一方面揭示针刺镇痛及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达到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靶向性治疗。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偏头痛的研究,我们发现偏头痛患者存在疼痛调节相关脑区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而针刺治疗可以调节相关脑区的异常功能。同时亦有研究支持偏头痛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并在脑功能上有所体现。目的:通过比较针刺治疗后不同疗效的患者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探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以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靶向性治疗。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招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60例,进行为期4周的相同的针刺治疗,每周3次,共计12次,同时采集患者基线期和治疗结束后的脑rs-fMRI数据和临床数据(包括头痛天数、VAS评分、HIT-6、BAI、BDI-Ⅱ、MMSE、MoCA、PSQI)。治疗结束后以头痛天数减少50%为评价指标,将患者分为有效组、无效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差异以及临床数据的差异,并将脑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数据分析显示:①有效组与无效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便无显著差异;②两组受试者基线期的偏头痛天数、HIT-6、VAS评分、BDI-Ⅱ、BAI、MMSE、MoCA、PSQI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③在经过4周相同治疗后,有效组受试者的头痛天数、HIT-6、PSQI评分明显低于无效组。④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HIT-6、BAI均有显著下降,MMSE有显著提升;且有效组受试者VAS评分及HIT-6的变化较无效组更显著。⑤针刺治疗后,有效组受试者的头痛天数、BDI-Ⅱ、PSQI明显降低,MoCA明显升高,而这些变化在无效组受试者中并不显著。rs-fMRI数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无效组受试者相比,有效组受试者左侧PAG与左侧小脑前叶(IX)的功能连接明显较弱,右侧PAG与右侧小脑后叶(CrusI)、右侧额上/中回、左侧额上/中回的功能连接明显较强。偏相关分析显示,经Bonferroni校正后,基线期脑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无显著性相关。②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PAG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值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右侧PAG与右侧额上/中回、右侧旁扣带回(辅助运动区)/前扣带回、左侧旁扣带回(内侧额上回/辅助运动区)3个脑区的功能连接的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偏相关分析显示,经Bonferroni校正后,右侧PAG与右侧额上/中回、右侧旁扣带回/前扣带回、左侧旁扣带回的功能连接的差值与偏头痛天数的差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受试者针刺治疗后头痛天数、头痛程度明显降低,情绪、认知、睡眠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同针刺疗效的患者不仅在头痛天数的响应方面具有差异,在其余临床指标的响应方面也有差异,且头痛天数减少≥50%的患者整体临床改善更好。针刺治疗对不同疗效的患者脑功能的调节不同,这些不同可能存在于对疼痛下行抑制系统的调节存在差异、对偏头痛预期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助感的调节作用不同。在针刺预后方面,单纯的人口学指标及临床量表评分对于区分不同针刺疗效患者的灵敏度不高,即无法通过简单的患者信息及临床量表评分敏锐地预测本组选穴治疗偏头痛的预后;不同针刺疗效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就存在脑功能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说明无效组受试者的疼痛下行抑制系统受损更加明显,有效组受试者在疼痛抑制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两者对疼痛感觉及疼痛认知的调节功能不同。